“蔬菜之乡”全链条促菜农增收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蔬菜之乡”全链条促菜农增收
文章图片
李英武向采访人员讲解苗场数字化应用
□本报采访人员桂建明
春节前夕 , 新春走基层采访人员一行来到临淄区皇城镇店子村 。
1月16日早上7:40 , 2022年度齐鲁乡村之星获得者、村党支部书记李英武 , 正在为村党支部领办的临淄区同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升棉帘 。 天气寒冷 , 上下棚时 , 棚顶钢架上满是霜冰 , 握在手里 , 冰冷入骨 。 随着卷帘机的轰鸣 , 帘子缓慢上升 。 冬日的太阳 , 照到蔬菜大棚上 , 穿过塑料布 , 为棚内的蔬菜补充能量 。
8:00左右 , 最后一个大棚升好帘 , 采访人员随李英武走进合作社的一个育种棚 。 棚里 , 阳光和暖 , 不高的架子铺满空间 , 架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小苗 , 几位妇女正在低头选苗 。 “目前合作社培育着莱盾11、莱盾18两个西红柿品种 , 成熟后果型好 , 颜色好 , 商品性好 , 属于精品果 。 ”李英武说 , 合作社投资600万元建苗场 , 专门为菜农筛选品种、育苗 , 再低价卖给社员 , 从源头促进菜农增收 。
“我们合作社大棚实现了数字化 。 看 , 这是水肥一体化浇水装置 。 ”李英武打开一个开关 , 手按遥控器 , 水雾移动着均匀地洒向种苗 , 再按下遥控器 , 浇水中止 。 李英武之前是专业做大棚的 , 对大棚材料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了如指掌 , 周边菜农更新大棚都找他咨询 。
“店子村 , 是‘蔬菜之乡’皇城镇的核心地带 , 种蔬菜大棚是许多村民的致富手段 。 春节前正值西葫芦丰收上市 , 价格一天比一天好 。 ”李英武说 。
菜农王建国的大棚里 , 夫妻俩正在摘西葫芦 , 他们动作娴熟 , 一会一桶就满了 。 李英武上来就帮忙 , 采摘的西葫芦 , 都带着把 。 “现在菜价一天一个样 , 西葫芦从前两天的2.5元/斤 , 涨到了3.2元/斤 。 春节前 , 是我们菜农增收季 , 大家的菜都能卖个好价钱 。 ”王建国很开心 , 他今年种了4亩大棚 , 年收入10万元出头 。 他说 ,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菜农提供种苗 , 团购化肥等生产资料 , 提供蔬菜种植技术支持等服务 , 一直努力服务菜农 。
杜建泉的蔬菜收购市场2021年8月在村委支持下进行了扩建 , 配上了冷库 , 扩大了收菜能力 , 现在一天能收几万斤西葫芦 , 方便了菜农销售 。 9:00前后 , 采访人员看到 , 送货的三轮车不断驶入驶出 , 西葫芦堆成了小山 , 十几个妇女分成两组 , 把西葫芦的把切整齐 , 往不同的箱子里装 。
“为了方便菜农销售 , 我们店子村大力发展蔬菜收购市场 , 这几年新建、扩建了好几处 。 ”李英武介绍 , 当地没有蔬菜收购市场时 , 菜农卖菜近的上齐都镇 , 远的要上东营市广饶县和潍坊市寿光县 , 成本高还不方便 。
崔志强的蔬菜收购市场常年以收购西红杮为主 , 春节前主要做蔬菜礼盒 , 供企业员工分福利 。 采访人员看到 , 正在装箱的蔬菜礼盒 , 里面有十几个蔬菜品种 , 十分丰富 。 “去年元旦左右 , 村里李书记支持我扩建了这个市场 , 这两年我把当地的西红杮卖到了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 ”80后村民崔志强高兴地说 , 春节前蔬菜礼盒畅销 , 已订出去几千箱了 。
店子村的道路上 , 不时可以看到外地的大货车停在路边 。 李英武说 , 这些大货车 , 是村里各蔬菜收购市场的外地大客户派来的 , 菜农的西葫芦等蔬菜 , 由它们运往全国市场 。
种子选育、大棚建设、生产资料团购、种植技术指导、收购市场建设 , 采访人员一行看到了店子村促菜农增收的全链条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