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夜间高血压心血管风险更高这3类高血压患者应重点检查

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夜间高血压的问题。虽然正常情况下,人在夜间休息时,心率变缓,各个系统和器官也都处于低活性状态,因此,通常说来,夜间的血压应该是低于日间血压的。人体的血压呈一定的波动规律,一般情况下较为多见的是早晨下午出现两个高峰期,而夜间出现低谷期的“杓型高血压”,但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某些高血压患者身上,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的问题,因为夜间血压应该更低(应该比日间血压降低10~20?,因此,对于夜间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也并非以140/90的水平作为标准,美国心脏病学会将夜间血压平均值超过120/70,就可以判断为夜间高血压的问题。患者|夜间高血压心血管风险更高这3类高血压患者应重点检查
文章插图
详解夜间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分为多种情况,有的是白天血压正常达标,而夜间血压升高,还有的情况是,白天血压高,而夜间血压也高,或者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小,仍然超过120/70的水平。对于夜间高血压,通常情况下比较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现在血压测量诊断水平的不断能提高,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就能够发现是否存在夜间高血压的问题。患者|夜间高血压心血管风险更高这3类高血压患者应重点检查
文章插图
如果存在夜间高血压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多项研究发现,有夜间高血压问题的朋友,如果夜间的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夜间收缩压升高的患者,其产生靶向器官损害的风险更大,有研究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并伴有微量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控制好白天血压,但有夜间高血压但不控制,会加速向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而如果控制好夜间血压,则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几率。其实道理也很容易理解,只控制日间高血压,而夜间血压偏高的情况得不到有效控制,等于我们的血压控制,仅仅做到了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内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靶向器官损害的风险几率增加,除了肾脏,如果夜间收缩压升高,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现左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的风险几率也更大。到底哪些朋友应该重点注意夜间高血压的问题呢?根据文献报道,有以下3类问题的高血压患者,最好多关注自己的夜间血压,确认是否有夜间血压升高的问题——1. 高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高龄老年人血压调节能力变弱,具统计,大约有83?上的8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失去了杓型血压的正常节律,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夜间高血压的风险几率更大。2. 肥胖型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身体重度肥胖,并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发生改变的独立风险因素,而对于此类患者,其夜间收缩压的升高更为明显。3. 伴有其他相关并发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如高血压患者伴有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情况,这些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压夜间下降迟缓,出现夜间高血压问题的发生率更高。患者|夜间高血压心血管风险更高这3类高血压患者应重点检查
文章插图
关于夜间高血压产生的原因,除了我们前文谈到的年龄、疾病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影响外,目前还主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可能性,首先是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胰岛素抵抗会导致交感神经的激活,从而使血压升高,有胰岛素抵抗问题的朋友,夜间血压也更难调节和控制;另外有部分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如果其肾素及醛固酮浓度又高于正常值,就更容易持续高血压的问题;还有的朋友,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出现活性异常,导致该系统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出现紊乱,导致血压的昼夜几率出现问题;还有一些患者,由于褪黑素的分泌异常或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夜间高血压的问题。夜间高血压的控制和管理对于夜间高血压,我们一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要及时的进行干预和控制,控制夜间高血压,并非单单是调整服药时间那么简单,夜间高血压的控制调整,应该从生活、用药选择、服药时间选择等多个方面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