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门|吃玉米浪费这两物,等于丢了“宝”!别再吃错了!

玉米 , 既能当主食 , 又可当蔬菜 , 不论是上锅蒸、入水煮 , 还是煎炒、烧烤都很美味 。
从营养来看 , 玉米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E、叶黄素、膳食纤维等成分 , 甚至被誉为“黄金主食” 。 可惜的是 , 很多人吃玉米时 , 都将其中“精华”浪费了……
吃玉米 , “精华”千万别浪费
吃玉米的时候 , 很多人只咬掉了外层的果肉 , 将中间淡黄色的小芽留在了玉米棒子上 。 殊不知这些小芽就是玉米胚芽 , 它们的重量虽然只占玉米粒的11%~14% , 却是玉米的“精华”所在 。
玉米胚芽中 , 通常富含以下这些营养成分:
谷胱甘肽——据统计 , 玉米胚芽中的谷胱甘肽含量可达到112~126mg/100g 。 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 它在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 。
膳食纤维——丰富的膳食纤维既有助于缓解便秘、维持肠道健康 , 又可以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减少肠胃对食物中脂肪的吸收 。
不饱和脂肪酸——玉米胚芽中富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 适当食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微循环、增强大脑思维能力等 。
维生素E——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含量远高于玉米粒 。 维生素E也是一种抗氧化剂 , 它能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机体的衰老速度、维持肌肤弹性 。
蛋白质、B族维生素、锌、硒等 。
所以 , 建议大家吃玉米时最好能把这部分都吃干净 。
如果吃完发现还有不少玉米胚芽剩着 , 那可以取一个勺子 , 拿它在玉米棒子上刮一刮 , 将刮下来的玉米胚芽都吃进去 ,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营养浪费啦~
除了“精华”部分不要浪费之外 , 玉米从挑到煮的过程中 , 还有不少讲究 , 快看看你都做对了吗?
玉米挑选三要点
1
看叶子
很多玉米都会带着外层苞叶一起售卖 , 这时候大家可以通过叶子来了解玉米的新鲜程度 。
如果叶子呈青色 , 就说明玉米很新鲜;如果叶子发黄、发干 , 说明放置时间可能比较久了 。
2
看玉米须
玉米顶部残留的玉米须呈银白色或淡黄色 , 且看起来具有光泽 , 说明它比较新鲜 , 吃起来口感通常会比较嫩;若是玉米须呈棕色或黑色 , 干枯、皱缩严重 , 那很可能是存放很久的老玉米 。
3
摸颗粒
用手指轻轻按压玉米粒 , 感受它的软硬程度 。
如果感觉软软的 , 说明水分充足、较为新鲜;如果感觉硬硬的 , 通常口感比较老;如果出现一按就瘪进去的情况 , 则说明玉米放太久、已经脱水了 , 不建议购买 。
学会5个小窍门
水煮玉米更好吃
窍门1:保留一两片苞叶
很多人习惯煮玉米前把玉米苞叶全剥掉 , 但实际上 , 留下最里面一两层叶子一起煮 , 能减少玉米粒中的水分流失 , 并让它带有一股独特的清香 , 色、香、味都会更好 。 下次煮玉米时大家可以试一试 。
窍门2:煮前水里泡一泡
玉米下锅之前 , 可以先用冷水浸泡15~30分钟 。 这样煮出来的玉米水分会更充足 , 吃起来口感更好 。
窍门3:冷水下锅
煮玉米不能使用热水 , 而是要冷水下锅 。 这样玉米能在缓慢升温的过程中由外向内慢慢成熟 , 口感会更为鲜嫩软糯 。
窍门4:水里加点盐
俗话说“要想甜 , 放点盐” , 煮玉米时 , 大家也可以在水中稍加一点盐 , 用些许的咸味来突显出玉米本身的清甜 。
此外 , 喜欢奶香味的朋友 , 则可以在煮玉米的水里倒入适量牛奶 , 再加一小块黄油 , 煮出来奶香玉米味道绝不比外面卖的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