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效良方,让人恢复阳气,驱逐人体寒气,用对了“起死回生”

一个奇效良方,让人恢复阳气,驱逐人体寒气,用对了“起死回生”

文章图片

一个奇效良方,让人恢复阳气,驱逐人体寒气,用对了“起死回生”

古往今来 , 历代名医无不重视阳气的重要性 , 汉代神医华佗在《中藏经》中指出 , “阳者生之本 , 阴者死之基” , 十分鲜明的告诫人们 , 阳气便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 这也为后世医家治疗危急重症时 , 采用回阳的急救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无独有偶 , 明代大医张景岳在《类经》中说道 , “阳来则生 , 阳去则死” , 与华佗之说遥相呼应 , 为采用温补之法挽救亡阳危证夯实了理论基础 。 而现实中 , 也的确存在这样一面 , 从阳气式微开始 , 人体就会不断出现各种病理表现 , 如果真阳大衰 , 就会出现危急重症 , 而这个时候 , 需要回阳救急 , 才能力挽狂澜、起死回生 。
对于中医的回阳救急之法 , 其实最早始于医圣张仲景 , 尤其是四逆汤为代表 , 由于四逆汤大方至简 , 可能存在力有不逮的时候 , 于是后世医家就尝试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 , 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更为完善、更为经典、更为实用的回阳急救良方 , 然而 , 时光穿越了千年光阴 , 明代著名的伤寒学家陶华(字节庵) , 他在医圣张仲景所传四逆汤的基础上 , 融裁六君子汤 , 另附生脉之义 , 创造出了一个回阳救急的经典名方 , 由于全方的核心功效主打一个回阳救急 , 便直接给这个奇效良方命名为“回阳救急汤” 。

回阳救急汤是出自明代医学家陶节庵《伤寒六书》中的一个良方 , 全方由“熟附子 , 干姜 , 肉桂 , 人参 , 白术(炒) , 茯苓 , 陈皮 , 甘草(炙) , 五味子 , 半夏(制)”等10味主要中药组成 , 按照原方的煎服方法是用水二盅 , 煎服时加生姜三片 , 煎好后在服药的时候 , 加入麝香三厘调服 。 由于原方并无剂量 , 现代用法中 , 回阳救急汤的常用剂量为:熟附子9g(先煎) , 干姜5g , 肉桂3g , 人参6g , 炒白术9g , 茯苓9g , 陈皮6g , 炙甘草5g , 五味子3g , 制半夏9g(先煎) , 生姜三片 , 麝香0.1g(另兑) , 水煎服 。 按照《伤寒六书》记载 , “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 , 不得多服” , 为什么呢?因为“多则反加别病矣” 。 不仅如此 , 陶节庵还指出 , 如果服用回阳救急汤之后手足温和之后 , 停用回阳救急汤 , 可改用理中饮加减(干姜、白术、人参、甘草、肉桂、陈皮、茯苓)“治之无妨” 。
按照陶节庵的创方原意 , 回阳救急汤主要是用于治疗寒邪直中阴经所致的真寒证 , 后世医家称之为“三阴寒厥” , 它的核心方证主要分为里寒证和厥、利、脉微、神疲、欲寐等主症 , 《伤寒六书》记载 , 回阳救急汤的主证为无头痛身热、只恶寒、引衣自盖 , 四肢厥冷 , 战栗发抖 , 腹痛 , 吐泻(或吐或泻或吐泻兼有) , 口不渴 , 神疲蜷卧 , 四肢沉重;或然证有手指甲、嘴唇青紫 , 口吐涎沫;脉象主要为脉来沉迟无力 , 甚至无脉;舌苔一般是淡白 。 所以 , 这种情况在临床中便是寒厥重症 , 一定不容忽视 。 对于回阳救急汤的加减化裁 , 按照《伤寒六书》记载 , 主要有这么几大点 , 第一个是“呕吐涎沫”或者“少腹痛” , 加盐炒吴茱萸 , 主要起到暖肝温胃、下气止呕的作用;第二个是“无脉” , 加猪胆汁 , 此为反佐之法 , 以防阳脱之变;第三个是“泄泻不止” , 加升麻、黄芪 , 主要起到益气升阳的作用;第四个是“呕吐不止” , 加生姜汁 , 主要起到温胃止呕的作用 。

那么 , 回阳救急汤的配伍 , 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这还得从它的方药配伍说起 , 全方以附子、干姜、肉桂为君药 , 这三味中药大辛大热 , 可以起到破阴回阳的妙用;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为臣药 , 主要起到补益脾胃、固守中州的作用;以五味子、生姜为佐药 , 其中五味子酸涩敛气 , 以防真气亡散 , 而且五味子与人参相合 , 有生脉之意 , 可以发挥益气生脉之力 , 以挽虚阳暴脱之势;生姜主要起到温中和解毒的作用;以麝香、甘草为使药 , 其中麝香辛香走窜 , 通行十二经 , 可以使药力遍布全身 , 其中甘草兼以为使 , 主要起到调和药性的作用 。 诸药合用 , 主要发挥着回阳救逆、益气生脉的神奇作用 。
回阳救急汤其实是在医圣张仲景所传的四逆汤的基础上 , 加上六君子汤 , 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而成 。 全方配伍颇为独特 , 其一在于温阳救逆药与补脾益胃药的联合运用 , 意在破阴回阳之际 , 兼顾固护中州;其二在于发中有收 , 散则使药力迅捷 , 收则无虚阳散越之弊;其三在于回阳救逆药与益气生脉药的联合运用 , 既能以霹雳手段回阳救急 , 又能以菩萨手段益气生脉;其四在于“毒剧中药”的巧妙运用 , 虽然历代本草认为半夏反乌头 , 却并未明言半夏反附子 , 方中附子、半夏同方配伍 , 实乃相反相成 , 并行不悖 。

回阳救急汤的主要作用是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 主要用于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的危重病症 , 为临床治疗寒厥重症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 对此 , 清代名医汪昂在《汤头歌诀》中盛赞此方为“三阴寒厥建奇勋” 。 不仅如此 , 清代医学家何秀山更是对回阳救急汤赞不绝口 , 认为它是“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之第一良方” 。 之后 , 近代医学家何廉臣指出 , 回阳救急汤为“节庵老名医得心应手之方” , 在临床应用时 , “凡治少阴中寒及夹阴伤寒 , 阳气津液并亏 , 及温热病凉泻太过 , 克伐元阳 , 而阳虚神散者多效” , 拓宽了回阳救急汤的应用范围 , 这在后世的临床运用中 , 又多了一份新的参考 。
当然 , 回阳救急汤得到了诸多名医的盛赞 , 但也有名医持反对意见 , 比如清代名医费伯雄认为“此方治中寒之缓症则可” , “若云救急” , “不如四逆汤为能斩关夺门也” , 费伯雄认为四逆汤中加入了六君子汤和五味子 , 反而让姜附的药性受到了牵制 , 因此 , 难以发挥斩关夺隘、强力回阳的作用 。 但实际上 , 阳虚寒厥的病症 , 除了有四逆畏寒的阳衰征兆 , 还有吐利、神疲等真气虚衰、行将散亡的征象 , 所以在四逆汤的基础上 , 人参、五味子以成生脉之意 , 加肉桂补火助阳 , 加麝香通窍行经 , 符合大剂温补之方拯救亡阳危证之意 , 用对了确有“起死回生”之妙用 。 因此 , 回阳救急汤既是仲景回阳救逆理法的继承 , 又是对经方时方的融裁 , 更是中医急救的发展 。
【一个奇效良方,让人恢复阳气,驱逐人体寒气,用对了“起死回生”】【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 , 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