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怎么吃?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采访人员李斌 王君璐 林苗苗)截至28日16时 , 北京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84例 。 其中 , 德尔塔变异株关联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78例 。 北京疾控部门研判 , 德尔塔变异株关联疫情以冷库为中心 , 逐渐蔓延至社区及工作单位 。
进口冷链食品再次成为焦点 。 进口冷链物品为何在多地检出阳性?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怎么吃?采访人员采访专家 , 追问进口冷链食品安全 。
进口冷链为何频频成为焦点?
【疫情|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怎么吃?】疫情以来 , 多地报告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阳性 。 专家指出 , 跨境运输过程中冷链食品及外包装可能成为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分析 , 由进口冷链物品引发的输入性疫情中 , 感染人员涉及管理、经营、装卸等多个岗位 。 追溯发现 , 感染人员日常生活工作有所交集 , 包括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用卫生间等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刘珏介绍 , 新冠病毒在环境中存活的时间越久 , 人群的感染风险越大 。 “低温环境可延长病毒存活时间 , 目前观察到的新冠病毒在低温环境下最长可存活约21天 。 ”刘珏说 。
此外 , 刘珏带领课题组收集全球不同国家新冠肺炎日发病人数和温度的相关资料 , 研究表明温度越低 , 发病人数越高 。 “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 , 发病人数增加0.3% 。 ”刘珏说 。
进口冷链食品在消费者餐桌上占比有多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消费者对吃得新鲜、吃得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 冷链物流在生鲜产品的储藏、运输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
以春节年货采购为例 , 在多家电商平台 , 生鲜类“洋年货”逐年走俏 , 颇受消费者青睐 。 京东数据显示 , 2022年1月9日年货节开启至小年夜 , 进口车厘子成交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282% , 进口冷冻、冰鲜虾类增长200% , 进口帝王蟹类增长162% 。
以肉类为例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21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 。 “进口的肉及周边制品为938万吨 , 占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的10.6% , 构成消费者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说 。
进口冷链运输能不能停?为什么?
“有消费者问 , 进口冷链多次出现疫情风险 , 可不可以停掉进口冷链运输?如果停掉进口冷链运输 , 将对经济、产业、消费等多方面造成巨大影响 。 ”秦玉鸣介绍 , 进口冷链产品作为国内相关品类供给的重要补充 , 在平衡国内市场供需、稳定物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进口蔬菜、水果、畜产品及水产品对冷链物流依赖程度较高 。 如果停掉进口冷链物流 , 相关跨境商贸业务将停滞 , 港口查验库、冷库、冷柜等大量资源将闲置浪费 , 约30万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也将无事可做 , 会对经济和产业造成较大冲击 , 同时会对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建设造成影响 。 ”秦玉鸣分析 。
此外 , 专家表示 , 国内部分生鲜农产品的品类及产量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日常需求 , 停掉进口冷链物流 , 将对消费者餐桌多样性造成较大影响 。
进口冷链产品还能放心购买和食用吗?
“总体看来 , 消费者通过进食进口冷链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不高 。 ”刘珏介绍 ,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现有文献和资料评估后均认为 , 消费者或公众通过被污染的媒介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极低 。 “目前尚未见因进食冷链食品 , 包括冷冻食品、冷藏水果等而感染的个案报道 。 ”刘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