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这份虎年养生月历请收好,每月养生要点都在这里了

交汇点讯 金牛奋蹄辞旧岁,龙腾虎跃迎新春。农历新年将至,也揭开了新一轮养生序曲,如何根据节气来调整养生方案?请看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制作的“2022虎年养生月历”。
农历一月
【养生节气】立春雨水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孙刚主任介绍,中医认为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春季养生要重视养肝,远离烟酒,少熬夜。这个月从雨水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增多,也会遇到“倒春寒”,注意春捂要“捂”的恰到好处,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
【养生家常菜】猪肝枸杞子汤
主料:猪肝100克,枸杞子30克。制法:猪肝与枸杞子一起煲汤,调味即可。功用:补肝、养血、明目。
【养生穴位】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太冲穴,能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农历二月
【养生节气】惊蛰春分
“春雷响,万物长”,“九九”艳阳天正好在惊蛰节气的区间内,由于“春雷惊百虫”,因此外出踏青要穿长袖衣和长裤。如果发现有虫叮咬或皮肤有红斑,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麻痹大意。这个月的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是“春困”的高发时段,但也是人们调整阴阳平衡的保健时机。
【养生家常菜】香菇饭
俗话说:“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以后,适合吃些有助于长个的香菇饭。
清炒油麦菜。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这个月容易失眠的人适合吃点香麦菜,也叫油麦菜。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杨晓辉主任介绍,香麦菜有“凤尾”之称,有防治神经衰弱、清燥润肺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适量食用,有助于睡眠。
【养生穴位】玉枕穴
玉枕穴位于人体的后头部,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左右各一。该穴有“升清降浊”之功效,有助于防治春困。
农历三月
【养生节气】清明谷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气温开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气湿气大,要注意排湿排毒。预防“湿邪”要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养生家常菜】荠菜煮鸡蛋
民谚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荠菜煮鸡蛋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的功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王元钊主任提醒,荠菜有助宽肠通便,便溏者慎食。体质虚寒者少食用荠菜。
腊肉炒春笋。这个月的谷雨节气前后,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春笋被誉为“春天菜王”,素有“荤素百搭”的盛誉。竹笋入菜可达到通便护肠的作用,有助于排毒养颜。
【养生穴位】中脘穴
位于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按摩此穴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农历四月
【养生节气】立夏小满
这个月温度逐渐攀升,因为高温、多雨等原因,人体的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更加烦躁,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因此受损。此外,热天人们比较贪凉,比如空调、冷饮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
【养生家常菜】立夏“三鲜蔡”
立夏节气,不少新鲜的果蔬纷纷上市,民间节俗有谚曰:“立夏尝三鲜。”三鲜分为水中、田里和树头。水中的三鲜是螺蛳、河虾、鲥鱼;地里出产的三鲜分别是苋菜、蚕豆、豌豆糕;树头上长的三鲜是樱桃、青梅、香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