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熊医生谈肿瘤防治“阳后”CT检查出肺部结节,跟新冠感染有关?是癌?

凛冬岁末 , 网络和自媒体上关于新冠感染后咳嗽引发肺部感染、甚至变成“大白肺”的报道满天飞!另一方面 , 感染新冠病毒后 , 大家普遍出现了咳嗽的症状 。 但随着自己转阴了 , 不少人还在不停地咳咳咳 。 广大群众不禁疑惑 , 我的肺还好吗?跟新冠感染有关吗?要不要去医院拍个CT?
胖熊医生谈肿瘤防治“阳后”CT检查出肺部结节,跟新冠感染有关?是癌?
文章图片
1、肺都要咳出来了 , 有必要拍CT吗?
目前大多数新冠感染者的咳嗽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 , 并未累及肺部 , 无需盲目进行CT检查 。 但为求心安 , 很多患者接受了胸部CT检查 。 多地医院CT肺部检查需求暴增 , 等候的患者大排长龙 , 甚至预约爆满!
这下“白肺”是排除了 , 部分人却意外地发现了肺小结节!难道是新冠感染引起了肺小结节?
2、肺小结节 , 是新冠感染带来的吗?
肺小结节是医学影像学上的专业名词 , 是指肺实质内直径≤10m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病灶 , 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 。 依据小结节的密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及实性结节 。 在数量上 , 肺小结节可以表现为单独一个 , 也可以是多个 。
肺结节形成的原因众多 ,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1.感染:感染性肺结节多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引起肺部的小感染后形成结节;2.异物侵入:异物性肺结节多与环境有关 , 如工业粉尘、厨房油烟、二手烟等;3.肿瘤:肺部良性肿瘤、早期肺癌均可表现为肺部结节;4.其他原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 。
因此 , 新冠感染可能诱发感染性肺结节 。 部分新冠感染后的重症/危重症患者 , 合并细菌、真菌等混合感染 , 也都可能诱发肺小结节 。 但很多时候 , 不少人的肺结节以前就存在 , 只是由于缺乏定期体检 , 恰巧赶上这波“CT热”被意外地发现了 。
面对阳过的患者 , 除了问询病史外 , 还需谨慎鉴别CT影像表现 。 一般而言 , 肺小结节患者在短期内CT影像无明显变化;而新冠感染CT影像随病情的发展短时间内会有显著变化 。
胖熊医生谈肿瘤防治“阳后”CT检查出肺部结节,跟新冠感染有关?是癌?
文章图片
3、不要恐慌:肺小结节≠肺癌
肺(小)结节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 对于肺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 , 需要专业医生综合、动态地进行评估判断 。 临床上 , 90%以上的肺小结节都是良性的 , 也就是说不是肺癌 。 通常 , 我们以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CT检查的结节特征作为重要评估指征 。
1)临床危险因素:高龄 , 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 出现咯血、消瘦等临床症状 , 肺结核病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等其他肺部疾病 , 恶性肺小结节的风险明显增加 。
2)CT检查:根据CT资料中显现的肺部结节的大小、边缘、密度等影像特点 , 结合临床经验 , 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
4、发现肺小结节 , 我该怎么办?
很多人会说 , 发现肺结节后要定期复查 , 敌不动我不动 。 这里我们查找了《2022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指南》中的处理意见 , 对经筛查发现的肺部结节应根据结节的位置、尺寸和密度特征进行分类管理 。 对于位于气道的病变或影像学高度疑似肺癌的情况 , 应采取临床干预 。 对于<5mm的非实性结节或<8mm的实性结节 , 推荐下年度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于≥5mm的非实性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 , 推荐3个月后CT检查;对于无法排除非肿瘤的结节 , 推荐先进行抗炎治疗或随访 , 一个月后复查CT 。
重点:确诊后请到正规医院的胸外科、呼吸科或肺结节门诊进行及时正规有效的综合诊疗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