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成功救治99岁新冠感染高龄患者

北大人民医院:成功救治99岁新冠感染高龄患者
文章图片
图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张贺
图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保健处
编辑|施桂娟、余弦、师雨
2月1日下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充满欢声笑语 , 99岁高龄的裴爷爷继3天前拔除气管插管成功脱离有创呼吸机后今天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出到普通病房康复治疗 。 99岁的裴爷爷成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目前成功救治的最高龄的新冠病毒感染康复者 。
一个多月以来 , 在这里一次次全力救治、一次次生死闯关 , 一位位危重症患者康复从这里转出 , 一个个合家团圆的好消息不断传回 。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
病情急剧恶化 , 医护团队当机立断
裴爷爷由于新冠病毒感染收治在老年科病房 。 由于高龄老人合并一系列基础病 , 病情急剧恶化 , 出现了意识模糊、呼吸急促 , 血压、氧饱和度不断下降 , 甚至出现心肾功能下降等多器官衰竭症状……老人情况十分危急!
紧要关头 , 医院老年科立即联系麻醉科与重症医学科会诊 。 对于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 建立气管插管 , 有创正压通气是最为有效的措施 。 但为99岁高龄老人实施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预后如何 , 大家都捏了一把汗 。
“该出手就出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势在必行!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赵慧颖介绍道 , 及早进行气管插管 , 建立有效的呼吸支持 , 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 严格规范操作 , 合理进行保护性通气 , 会最大限度防止并发症出现 。
临床治疗的每一次决策 , 都是在权衡、审慎中形成 , 尽快治疗疾病拯救生命 , 是每一位医生的最大愿望 。 同时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医护团队是守护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
麻醉医师又快又准的将气管导管插入气道 , 同时导管连接呼吸机回路 , 开始机械通气 , 监护仪参数显示气管插管成功 。 裴爷爷脉搏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升 , 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 。 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
科学规范救治 , 引领生命闯关成功
老年患者是新冠感染重症的高危人群 。 在重症医学科新冠重症患者中 , 70%在80岁以上 , 其中包括不少90岁以上的超高龄患者 。
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多优势学科 ,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综合生命支持 。 通过氧疗、抗病毒治疗和营养支持等手段 , 与病毒展开较量 , 护士们也进行着细致入微的护理 。
北大人民医院:成功救治99岁新冠感染高龄患者
文章图片
精准救治精心护理
“新冠病毒感染后 , 采用俯卧位通气是缓解症状的有效办法 。 患者在趴着的状态下 , 可以使塌陷的肺泡复张 , 改善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血流比例 , 利于分泌物的引流 , 进而改善氧合和廓清气道 。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赵慧颖医生解释道 。 在重症监护病房内 , 每日都会上演“‘新冠趴’大赛” , 帮助感染者快速肺康复 。
北大人民医院:成功救治99岁新冠感染高龄患者
文章图片
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
新冠肺炎患者大多会面临气道痰液积蓄、咳嗽力量弱、四肢肌力耐力下降、呼吸困难、肢体水肿、肺通气功能障碍等脱机困难的情况 。 在此次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 , 重症医学科注重加强患者早期康复训练 , 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 , 定制个性化“康复处方”加速康复 , 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医护鼓励新冠感染患者用坐姿或者半坐姿休息 。 把床“摇”起来 , 或者让患者下床坐轮椅 , 进行写字或简单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