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芬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

众多发现显示: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状况与大脑健康甚至精神疾病存在相关性 , 但背后具体机制是什么 , 却一直是个迷 。 这也正是“肠脑轴”一直被学界调侃为“玄学”的原因 。 近日 , 来自芬兰的一份样本量达6000多人的研究表明:肠道中的某些微生物特征许与抑郁症相关 , 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则与基因有关 。
据《科学》杂志网站当地时间2月4日报道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杰克·吉尔伯特评述称 , 这一发现来自一项关于遗传和饮食如何影响微生物组的研究 , “有力地证明了这种关联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吉尔伯特未参与前述芬兰研究 。
前述研究由芬兰贝克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的微生物生物信息学家Guillaume Méric主导 。 他并没有着手寻找导致抑郁症的肠道微生物 , 而是直接调取了芬兰的大型健康和生活方式研究数据库里的相关信息 。 该数据库有40年的历史 , 用以跟踪芬兰人慢性病的根本原因 。 自2002年以来 , 该数据库还记录了6000名参与者的基因构成 , 肠道微生物状况 , 并收集了有关他们的饮食、生活方式、处方药使用信息等 。
Méric的研究团队对数据进行了梳理 , 以寻找一个人的饮食和遗传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线索 。 吉尔伯特评论道 ,很少有研究如此详细地检查所有这些因素 。 Méric本周在《自然遗传学》上报告 , 人类基因组的两个点位似乎强烈影响肠道中存在哪些微生物 。 一种含有消化乳糖的基因 , 另一种则有助于确定血型 。 2月4日《自然遗传学》上的第二项研究通过分析荷兰7700人的基因组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也显示了相同的基因位点 。
Méric团队还探索了哪些遗传变异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丰度——以及这些变异中的哪些与46种常见疾病有关 。 研究人员报告称 , 两种导致住院患者感染的常见细菌——摩根氏菌和Kiebdiella菌在肠道中的大量存在似乎能引起抑郁 。 研究团队对181名后来患上抑郁症的人进行的一项微生物调查 , 发现他们肠道中的摩根氏菌显着增加 。 该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 , Méric团队将某种细菌水平升高与抑郁症之间建立了联系 。
影响|芬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
文章图片

摩根氏菌
在2008年 , 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和炎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抑郁症患者对肠道中摩根氏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化学物质具有更强的免疫反应 。 因此 , 吉尔伯特说 , 最新的研究似乎“进一步证明”肠道微生物引起的炎症会影响人的情绪 。
【影响|芬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但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 , 科克大学微生物组研究员杰拉德·克拉克说 , 因为抑郁症的形式有很多种 , 微生物可能影响这种疾病的方式也很多 。 他说 , “圣杯”是找出可以作为补充的缺失微生物 。 但尚不清楚如何从肠道中消除摩根氏菌以缓解症状 , 而这更具挑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