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根源并不简单,抗抑郁药原方向可能有错

导语:在诸多研究论文和医学教课书中 , 将抑郁症病因归咎为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血清素)的失衡 。 血清素是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快乐的一种重要的神经调节激素 , 可以镇定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 由此 , 几十年以来 , 以氟西汀为代表旨在提高血清素水平的药物 , 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 然而 , 抑郁症的病因远非血清素缺乏这么简单 。 临床研究一再得出结论 , 血清素在抑郁症中的作用被夸大了 , 血清素缺乏本身可能不会导致抑郁症 。 尽管氟西汀类药物的确缓解了抑郁症症状 , 但它所依据的“化学失衡”理论在本质上可能是错误的!
抑郁症的血清素假说:源于肺结核治疗副作用
20世纪50年代 , 医生在用异丙烟肼对肺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治疗时 , 发现异丙烟肼治疗肺结核效果并不好 , 但却给一些患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改善情绪 。 临床精神病学家和耶鲁大学抑郁症研究项目主任GerardSanacora表示:“患者的肺功能和其他指征都没有好转 , 但情绪却趋于改善 。 ”
这一结果让医生们很是困惑:异丙烟肼如何作用于患者大脑?于是 , 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异丙烟肼如何在大鼠和兔子的大脑中发挥作用 。 最终 , 他们发现异丙烟肼会阻止动物的身体吸收一种称为“胺”的化合物 , 其中便包括血清素 。 这种化合物会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 当其浓度较低时 , 会让人的情绪持续低落 。
生物精神病学和精神药理学的先驱之一AlecCoppen在分析情绪障碍患者的电解质样本时 , 发现抑郁发作过程中电解质平衡具有显著差异 。 他将色氨酸添加到抗抑郁疗法中 , 发现了血清素可以增强某些患者的抗抑郁反应的第一个证据 。 1960年代后期 , Coppen进行了第一个前瞻性双盲试验 , 结果表明锂对治疗单相和双相抑郁症有显著疗效 。 他的锂药物试验结果也一直得到重复 。 随后 , 抑郁症可能是由大脑中长期缺乏血清素引起的观点广为人知 。 在之后的数十年间 , 抑郁症的血清素假说为药物开发和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
抑郁症的根源并不简单,抗抑郁药原方向可能有错
文章图片
图1AlecCoppen(图源:[1])
抑郁症的血清素假说:颇受质疑的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 人们依据抑郁症的血清素假说 , 研发出抗抑郁药--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 , 来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及神经性厌食症 。 SSRI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突触再摄取泵对血清素的再摄取 , 增加突触间隙中血清素浓度 , 从而提高患者情绪 。 时至今日 , 抑郁症的血清素假说仍然是抑郁症患者服用SSRI时最常给出的解释 。
抑郁症的根源并不简单,抗抑郁药原方向可能有错
文章图片
图2SSRI作用机理(图源:[2]∣制图:生物探索编辑团队)
但是 , 20世纪90年代中期 , 人们对血清素模型产生了怀疑 。 一些研究人员注意到 , SSRI通常达不到预期 , 对近30%患者无效 , 并且没有显著改善锂等老药的性能 。 2000年后 , 很少有专家认为抑郁症仅仅是由于血清素缺乏引起的 , 但也没有人尝试对证据进行全面评估 。 直至2022年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精神病学系研究团队在Molecular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 , 对抑郁症主要相关领域进行系统的审查 , 综合评估抑郁症是否与血清素浓度或活性降低有关 。
抑郁症的根源并不简单,抗抑郁药原方向可能有错
文章图片
图3研究成果(图源:[3])
由JoannaMoncrieff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筛选了来自六个研究领域的361篇论文 , 并对其中的17篇进行了仔细评估 。 研究没有发现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较低水平的血清素会导致抑郁症 , 甚至与抑郁症相关;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素活性似乎并不比正常人低;降低志愿者血清素水平的实验并不总是导致抑郁症;即使研究人员试图将压力视为可能的辅助因素 , 遗传研究也排除了影响血清素水平的基因与抑郁症之间的任何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