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二 )


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文章图片
图2-4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及占比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824家哨点医院)
2022年第49周(12月9日) , 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 , 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持续下降 , 2023年第5周(1月30日-2月5日)新冠病毒阳性率已下降至5.7%;2022年第49周以来 , 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 , 至12月下旬降至极低水平 , 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维持在1.0%以下(图2-5) 。
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文章图片
图2-5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402家网络实验室)
三、住院诊疗情况
(一)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 。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 , 随后持续下降;2月6日下降至6万人 , 较峰值减少了96.3%(图3-1) 。
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文章图片
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图3-1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结果 。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 , 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 , 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 , 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 , 随后持续下降 , 2月6日下降至0.2万 , 较峰值下降了98.1%(图3-2) 。
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文章图片
图3-2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三)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情况 。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例 , 随后持续下降 , 2月6日下降至102例 , 较峰值下降97.6%(图3-3) 。
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文章图片
图3-3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一)总体情况 。 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2月6日 , 全国共报送23217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 , 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 共存在76个进化分支 , 主要流行株为BA.5.2.48(53.0%)、BF.7.14(24.1%)和BA.5.2.49(14.8%) 。 BA.5.2等20种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2.5%之间 , 53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0.7%)(图4-1) 。
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文章图片
图4-1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变化趋势图
说明:1.采样日期: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2月2日 。
2.图中标记的数字分别为BA.5.2.48、BF.7.14和BA.5.2.49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
3.“其它”指全国范围Omicron变异株构成比小于0.1%的进化分支 。
(二)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 。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6日 , 全国共报送14515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 , 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 共存在31个进化分支 。 主要流行株为BA.5.2.48(60.9%)和BF.7.14(28.3%)(表4-1) 。
共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 其中 , 1例XBB.1 , 5例BQ.1.1 , 1例BQ.1.1.17 , 4例BQ.1.2和2例BQ.1.8 。
表4-1全国新冠病毒变异株情况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6日)
中疾控深夜通报: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3例
文章图片
(三)新冠病毒变异分省份情况 。 总体来看 , 北京、天津和内蒙古以BF.7及其子代分支为优势株;江苏BF.7及其子代分支和BA.5.2及其子代分支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及其子代分支为优势株 。 (图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