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国家医保局通报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员工涉嫌骗保事项

医疗|国家医保局通报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员工涉嫌骗保事项
文章图片

1月29日 , 国家医保局通报了针对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下称阿斯利康)工作人员涉嫌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 。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负责人表示 , 前期根据群众举报线索 , 国家医保局督促深圳市成立了医保、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专案组 , 对案件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 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批捕 。 阿斯利康(中国)官网也就此事发布公告称 , 表明公司态度 , 并积极协助政府调查 。 此次涉及违规骗保的产品为阿斯利康明星肿瘤药泰瑞沙(奥希替尼) , 是阿斯利康肿瘤产品 , 只能用于EGFR阳性突变的一线治疗中 , T790m突变的才能报销 , 因此预判改的基因检测的结果就是这方面的数据 。 对于案件发现起源 , 国家医保局和阿斯利康表述不同 , 国家医保局通报该案件系“前期根据群众举报线索” , 而阿斯利康公告则为“在内部合规检查中发现” 。 本次泰瑞沙卷入的骗保事件不是首例 。 据四川省天全县 人民检察院此前一份不起诉决定书中显示 , 此前该药品出现过超适应症用药 , 并涉及违规骗保行为 。 2021年4月四川省医保局曾发布《曝光台:2021年第一期曝光典型案件(10例)》 , 第一个涉案的就是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 。
曝光的 欺诈骗保案件的主体有医院的医务人员、医药企业的工作人员、医药代表 , 参保人员 , 职业骗保中间人等 。 依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 不同的主体 , 常见的 欺诈骗保行为分别如下:
NO.1
定点医疗机构
1.虚构医药服务 , 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 , 骗取医保基金;
2.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
3.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
4.为不属于医保范围的人员办理医保待遇;
5.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
6.挂名住院;
7.串换药品、耗材、物品、诊疗项目等骗取医保基金支出等等 。
NO.2
定点药店
1.盗刷社保卡 , 为参保人员套取现金或购买化妆品、生活用品等非医疗物品;
2.为参保人员串换药品、耗材、物品等骗取医保基金支出;
3.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
4.为参保人员虚开发票、提供虚假发票等等 。
NO.3
参保人员
1.伪造假医疗服务票据 , 骗取医保基金;
2.将本人的社保卡转借他人就医或持他人社保卡冒名就医;
3.非法使用社保卡 , 套取药品耗材等 , 倒买倒卖非法牟利等等 。
NO.4
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工作人员
1.为不属于医疗保障范围的人员办理医疗保障待遇手续的;
2.违反规定支付医疗保障费用的;
3.涉及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其他 欺诈骗保行为 。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针对不同违法主体 , 不同违法行为明确法律责任:
1.对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违法的 , 责令改正、责令退回、罚款、给予处分 。
2.对定点医药机构一般违法行为 , 责令改正、约谈负责人、责令退回、罚款、责令定点医药机构暂停相关责任部门一定期限的医药服务;对定点医药机构违反管理制度的 , 责令改正、约谈负责人、罚款;对定点医药机构骗保的 , 责令退回、罚款、责令定点医药机构暂停相关责任部门一定期限的医药服务、解除服务协议、吊销执业资格;造成医疗保障基金重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 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给予限制从业、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