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病房全面启用

2月4日,大年初四,立春之日恰遇北京冬奥会开幕,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也是一派热闹景象,利用春节仅有的这几天休息日,以“火箭”速度,将部分办公区改造成职工宿舍,为节后医院优势学科第一时间进驻病房“抢夺”时间 。王俊院长表示,2月7日,医院通州院区病房将全面启用 。
届时,胸外科、骨肿瘤、普通外科等外科学科群,血液科、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内科学科群,以及妇产科、儿科等优势学科将陆续进驻,实现通州院区全学科发展和服务区域全疾病谱覆盖 。据悉,医院将采取多学科齐进驻,早期先从大内科、大外科综合病房开始,逐渐过渡到独立学科病房 。
此次病房全学科入住,是在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在1月21日正式任命后,通过院内各级各类交流会、座谈会凝聚共识,找出医院发展的“堵点” 。
“要让职工没有后顾之忧!”
通州院区是在北京城市发展深刻转型的新时期,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通州区深度合作共同建设的 。2021年12月18日正式开诊,一期规划占地面积147亩,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 。
而远在漷县的通州院区职工的通勤和住宿问题,成为摆在医院领导班子面前的首要解决的难题 。也成为高质量医院发展之路的“绊脚石” 。
“把科教楼内目前没有启用的三四层全部改成职工宿舍,方便值班人员上下班,让我们职工没有后顾之忧!”王俊院长及领导班子成员果断决定 。于是数百平方米的宿舍改造工程在节前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
将原有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改造成采光通风和私密性具备的职工宿舍,需要经过架钢架、打隔断、粉刷、清洁、家具入住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而且要在节后完成让病房值班医护人员入住,时间紧任务重 。“160张值班床位,24小时热水,春节过完让给医护人员实现拎包入住 。”春节假期一直守在通州院区职工宿舍改造工程现场的总务处副处长王涛表下决心 。
经过5天夜以继日的奋战,一间间崭新光亮、粉白四壁的宿舍成型,下一步在深度保洁后,搬入家具、床铺,收拾收拾,就能住了 。两年没有回家过年的技工冯师傅掸掸身上的灰尘,开心的说:医护人员不分昼夜的值班救治病人,能让他们值班时住得舒心,这一春节假期的忙碌,值了!
不仅如此,宿舍的上下水、供暖、洗浴和食堂餐饮都做了布置 。下一步,还将规划设置便利店,方便员工和患者购置生活必需品 。
职工住宿问题解决了,病房入驻迫在眉睫 。比起开诊,病房的全面启用涉及更多细节,医院领导立即召开筹备协调会,现场办公,查摆问题,协调解决 。相关学科闻令而动、相关行政职能处室各司其职,全院上下一盘棋,从人员调整、保障措施、流程优化、设备药品耗材调配、院区同质化管理等方方面面不懈奋战 。
“先进设备+畅通信息,确保临床工作”
作为大型三甲医院的病房,必须要配置符合临床需求的先进设备 。“我们的工作既要合规、合流程,又要兼顾紧急需求 。” 医学装备处处长郑阳介绍道 。“此次病房全面开放,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每个病房采购配置了电脑、打印机以及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心电图机等医疗通用类设备,甚至包括血滤机、呼吸机、喉镜等特殊专科设备 。这些大大小小的仪器设备,都是科里开展工作必需的‘助手’,我们就尽职尽责为病房运行打前站 。硬件到位,底气就硬!”
医院的运行离不开信息化建设 。病房的全面启用给通州院区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住院业务较之门诊业务复杂很多,涉及医院组织架构、人事管理、医政法规、医疗护理操作、药剂检验医保等名目繁多的字典库,办理住院、入科扫码、术前检查和化验、手术信息核对、术后患者管理……每一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都决定了病房医疗护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 。信息中心与临床科室、各职能部门进行了无数次沟通和联调测试,就是为了保证患者信息在各个就诊环节的准确传递与规范合理 。“让信息高速畅通,不影响临床工作,我们信息系统责无旁贷 。”信息中心孙磊工程师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