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腺瘤|如何预防肠息肉癌变?粪便基因检测筛查,肠癌早诊早治是关键!

结直肠癌是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已跃升为第二大高发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
由于肠道肿瘤在早期阶段大部分无任何症状,从而容易被忽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结直肠癌早筛十分重要!
以下这位肠道多发性息肉受检者的故事,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
管状腺瘤|如何预防肠息肉癌变?粪便基因检测筛查,肠癌早诊早治是关键!】孙先生,62岁,平时偶有便秘、腹部不适,总自以为是胃的毛病,他感觉身体健康,没有相应引起重视。
孙先生女儿一直默默关注着父亲的身体情况,2021年8月,得知有肠癌筛查活动,她毫不犹豫替父亲报了名。
“一开始拿到检测单的时候,我还犹豫呢,不相信。”孙先生说。孙先生认为自己身体没问题,不需要做检查。后来,经不住女儿三翻四次劝说,还是做了粪便基因检测。
几天后,粪便基因检测结果就出来了。孙先生的粪便基因检测报告显示CT值为37.76,属于阳性结果。
管状腺瘤|如何预防肠息肉癌变?粪便基因检测筛查,肠癌早诊早治是关键!
文章插图
拿到检测结果后,孙先生女儿立马带着父亲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做进一步诊断。果不其然,通过肠镜检查结果中显示,在升结肠至直肠见多枚息肉,最大的一枚息肉直径为1.2cm。管状腺瘤|如何预防肠息肉癌变?粪便基因检测筛查,肠癌早诊早治是关键!
文章插图
“结果发现肠子里有9个息肉,其中好几个息肉已经大于1公分了。”为孙先生做肠镜检查的陈医生说。“9个!给我割了9个息肉!我看到都害怕了……”孙先生十分震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肠道里面有9枚息肉,相当于9颗“定时炸弹”!
病理报告显示:(结肠息肉)低级别管状腺瘤。不幸中的万幸,还好发现及时,这些腺瘤都还没有癌变。
管状腺瘤|如何预防肠息肉癌变?粪便基因检测筛查,肠癌早诊早治是关键!
文章插图
管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结直肠息肉类型 。管状腺瘤绒毛成分占20%以下。腺瘤呈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色粉红,质实,常有长度粗细不等的蒂附着于肠黏膜上。但肿瘤仅数毫米大小时,也可呈广基状而无蒂。管状腺瘤瘤体越大,恶变几率越大。陈医生说,“孙先生还是比较幸运的,及时地切断了结直肠腺瘤息肉到肠癌的演化通路。”
孙先生完成息肉切除手术后,陈医生建议他可以每年进行复查。
目前,孙先生身体状况良好,他表示,“现在感觉就舒坦多了,胃也不疼了。”
回想起来,孙先生感到后怕:“没有这个检测,怎么会去做这次手术?让它再长两、三年就完了,更严重了。这算是救了我一命!”
孙先生表示非常感谢粪便基因检测,让他及时发现肠道腺瘤息肉。
管状腺瘤|如何预防肠息肉癌变?粪便基因检测筛查,肠癌早诊早治是关键!
文章插图
孙先生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肠癌早筛的重要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可长安心!
粪便基因检测经过多个临床试验中心大样本量验证,对早期可根治肠癌的敏感性达86.71%,特异性为97.85%,与肠镜和(或)病理的总符合率高达93.65%,能够有效检测出早期肠癌基因变异,有希望将肠癌阻断在早期阶段,从而达到预防和根治肠癌的目的。
·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本次案例介绍已获得受检者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