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压这几点没做到,数值可就不准了!

高血压是个常见病 , 不仅老年人常见 , 现在开始多发于年轻人之中 。 可以说 , 学会自己测血压 , 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得掌握的必备生活技能了!特别是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 更有必要“从头到脚”地规范自己的血压测量 。 因为已经有研究证实 , 准确的家庭血压数据 , 不仅可以协助医生更高效的调整降压药物 , 还能更准确地预测你以后得心梗、脑梗的风险 。
测血压这几点没做到,数值可就不准了!
文章图片
今天小萱来教教大家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
首先 , 要掌握测血压的时机 。 早上起床后 , 晚上睡觉前 , 也别急着吃药或者睡觉 , 定定心心地测一个血压 。 这里切记测血压之前要上个卫生间 , 憋尿的话可能会导致血压读数偏高10-15mmhg 。
其次 , 挑一把椅子(下可以让自己脚踩到地 , 上可以让自己腰部有支撑) , 一个高度合适的桌子(让自己的手肘可以挨在桌子上 , 上臂的中点和心脏平齐) 。 不合适的坐姿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偏高6-10mmhg 。 一般大部分家庭中的餐桌就满足上述条件了 。
第三 , 袖带的选择和佩戴也有讲究 。 要根据自己的手臂粗细选购大/中/小型袖带 , 过小的袖带会高估血压 , 太大的袖带可能会低估血压 。 佩戴时注意松紧度以可以塞进一个手指为宜 , 佩戴的高度注意袖带中心和心脏(胸骨中点)平齐 。
测血压这几点没做到,数值可就不准了!
文章图片
近期天气寒冷 , 常有病人咨询:“为什么我在家血压都好的 , 一来医院就这么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先不着急怀疑自己是不是“白大衣性高血压”(通俗的说 , 就是一见到穿白大衣的医生血压就上去了) , 更不要自行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 记得先把自己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脱一脱 。 因为这些厚厚的衣物 , 可能会导致读数升高5-50mmhg不等 。
测血压这几点没做到,数值可就不准了!
文章图片
那么 , 我们都有两支胳膊 , 测血压选左边还是选右边呢?初诊的患者不妨两边都测测 , 选择血压偏高的一侧作为后续测量的部位 。 考虑到血压十分敏感 , 稍有风吹草动数值就开始波动 , 一次的血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你的真实血压 。 所以建议既然坐下了 , 不妨重复测量2-3次(注意每次测量需间隔1-2分钟) , 取个平均值 。
这里必须提醒大家的是 , 如果你发现自己两侧的收缩压相差大于10mmhg , 记得再测两次明确血压情况;而如果两侧收缩压相差>20mmhg , 必须警惕“主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等疾病 , 记得一定要去找医生“扫雷” 。
最后建议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每次就诊前1周 , 准备一个小本子或者手机 , 记录每天的血压、心率 , 可能导致自己血压波动的生活事件 , 比如被熊孩子气得胸痛的时间 , 加班间隙难得抽烟的放松时刻……当然起床、吃药、用餐、睡觉这些基本事件的时间也不要忘记 。 一不小心 , 你就制作出了一本以血压为中心的“心情日记“ , 不仅自己可以翻着回顾往事 , 还可以给医生调整药物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
测血压这几点没做到,数值可就不准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一门诊患者自制的血压记录本)
作者:周馨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基地住院医师
测血压这几点没做到,数值可就不准了!】审核:余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