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健康春节中医说》⑨:节后肠胃不适?几个健脾养胃的小妙招来了!实用!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曾亚 实习生 冯潇仪
春节期间,中国人过节总离不开“吃”,因为传统文化中“吃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常言道,“能吃是福”,但春节期间的“大快朵颐”会让我们的脾胃承受巨大的负担,引发各种脾胃病症。《健康春节中医说》第九期,我们邀请到大邑望县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李杰,来给大家讲一讲适合节后健脾养胃的小妙招!
一、四大伤胃行为:
从医院门诊临床数据看,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季。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胃肠道均有正常运作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但在春节假期,这种状态被打破,肠胃可能始终处在工作状态,疲惫不堪甚至崩溃。
1、饮酒
过年餐桌上,喝酒是很难避免的。但记住,避不开要适量喝,一定不能过量。酒精可直接损害胃黏膜,影响胃液分泌,降低胃酸活性,使人食欲下降。
2、饮食不规律
假期是人们饮食最不规律的时候,经常是早饭不吃,中午或晚上饱餐一顿,有时还暴饮暴食。
饥饿时,胃内胃酸、蛋白酶浓度较高,容易损伤胃黏膜。暴饮暴食可能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出现胃胀胃痛等症状。
3、吃剩饭剩菜
过节期间,很多家庭都准备了不少饭菜,吃不完会剩下留着下一顿吃。可吃剩饭剩菜潜藏了很多健康风险,比如肉类中的蛋白质很容易变质,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进一步引发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炎症。
另外,剩饭剩菜不新鲜,不但不能给我们提供营养物质,反而还有可能会加重我们的肠胃负担。
4、腌制食物集中
过年的餐桌少不了腊肠腊肉,腌制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胃内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能致癌。
此外,油腻食物吃太多会导致胰腺炎、胆囊炎发作,引发腹痛、腹泻等问题。
二、中药护胃
中医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黄帝内经》中也提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调“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也”。可见,脾胃系统从古至今都是医学家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
养胃|《健康春节中医说》⑨:节后肠胃不适?几个健脾养胃的小妙招来了!实用!】脾胃疾病复杂多样,中医认为,春节后的脾胃不适多为食滞胃脘证,引发原因多为暴饮暴食、饮食不洁,表现为消化不良、打嗝出酸腐之气等症状。可服用保和丸消食导滞。若为饮酒过量损伤脾胃,可口服复方黄连素+香砂养胃丸。
春节养脾胃,吃粥多动脚
春节期间如何养护脾胃?中医认为,莫过于粥也,推荐两个有健脾温胃功效的食疗方。
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即可。
芡实茯苓粥: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前两味入锅,加水适量,煮软后加入大米适量,继续煮烂成粥即可。
从人体经络看,脾胃经多集中在小腿处,养胃要多动动脚。
人体十二经络中的胃经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穴位,管脾经、肝经的足三阴在小腿内侧,管胃经、胆经的足三阳在小腿外侧,能健脾的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的外侧。常按这些穴位,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此外,还要谨记以下原则:
切忌暴饮暴食
饮食最好定时定量,不要打乱平时的饮食规律和习惯。暴饮暴食不仅会加重胃肠负担,还会导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不要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胃黏膜糜烂、溃疡病复发,还伤肝、伤胆、伤胰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