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可治疗多种疾病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可治疗多种疾病
桂枝是一味中药,很多人对于它都是不熟悉的,即使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或是吃到也是不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等知识的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包括了它的一些治病的选方、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以及桂枝的药膳 。

桂枝基本知识
桂枝,中药名 。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 。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 。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
桂枝常生于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 。肉桂喜温暖气候,适生于亚热带地区无霜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30℃,植株在月平均气温20℃以上才开始生长,20℃以下生长缓慢,0~6℃低 温未见冻害 。肉桂喜湿润,忌积水,要求雨量充沛,相对湿度70%以上,雨水过多会引起根腐叶烂;过于干旱地带,植株生长势差 。肉桂属半阴性树种,对光照的 要求随着树龄的不同而变化,幼苗喜阴,忌烈日直射;成龄树在较多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桂皮油含量高、质量好 。肉桂属深根性树种,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通透性强的沙壤土或壤土 。喜微酸性或酸性土壤,在pH4.5~6.5的红、黄壤土上 生长良好 。肉桂幼树生长缓慢,成株生长较快,萌芽力强;树龄达10年以上的实生树开始开花;肉桂种子寿命短,不能暴晒和久存 。
桂枝的功效
桂枝的功效大致可以分为合营、通阳、利水、行癣、补中、散寒等,以下为详解 。
散寒解表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可治疗多种疾病】桂枝辛温发散,具有疏散风寒之邪外出的功能,《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言桂枝“味辛,温,无毒”;宋《本草别说》:“仲景《伤寒论》发汗用桂枝”;清《本草备要》也云:“桂枝治伤风头痛,无汗能发;中风自汗,有汗自止” 。可见历代本草书对桂枝具散寒解表功效的观点是统一的 。但清代部分医家认为桂枝性温且热,性偏则有“毒”,宜辨证明确后使用,否则用之则伤人 。
调和营卫
历代医家多认为桂枝有调和营卫的作用 。《本草纲目》说:“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 。《景岳全书》说:“桂枝气轻,故能走表,以其善调营卫,故能治伤寒,发邪汗,疗伤风,止阴汗” 。清《本草求真》直接谓之“调和营卫” 。可见历代医籍和本草著作都认为桂枝具有调和营卫的功能 。
温通经脉
桂枝药材为枝条,枝条可通达四肢,具温通经脉之功 。清张秉成指出:“桂枝体用可通肢,辛甘能入血,温经达络散风寒 。”(《本草便读》) 。汪昂评之“痛风有风痰、风湿、湿痰、瘀血、气虚、血虚之异,桂枝用作引经”(《本草备要》) 。黄宫绣对其宣痹的功能进一步阐发说“桂枝能横行于臂,治痛风(行痹),须用桂枝以为响导 。”(《本草求真》)清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总结道:“桂枝所优,在温经通脉,内外证咸宜”,均说明桂枝具温通经脉之效 。
温助阳气
桂枝性温且热,入气分,味辛甘,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为“阳中之阳”(《药性赋》) 。桂枝气厚,“气厚者为阳”、“厚者发热”、(《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神农本草经》言“补中益气”,《名医别录》“主治心痛”,《本草经集注》“主温中,心腹寒热冷疾 。理疏不足,导百药无所畏 。”等,从历代医家之论可见桂枝不仅温通五脏的阳气、调畅血脉和经络,而且还可补中益气,具治病养生驻颜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