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今日元宵!“吃6宝”“做1事”,降压明目,春季抵抗力翻倍!

按照传统 , 过年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 , 过完元宵节 , 这才算真正迈入新的一年 。 明天是元宵佳节 , 吃元宵那是必不可少的 , 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阖家团圆 。
4颗元宵=1碗饭
成年人每天3~5颗即可
营养专家 , 浙江医院营养科及消化科主任郑培奋主任医师说:“4颗芝麻元宵的热量相当于1碗饭的热量 , 一定要适量食用 , 一般一个成年人一天吃3到5颗就够了 。 ”
郑培奋主任解释 , 汤圆热量很高 , 外皮由糯米做成 , 加上芝麻、花生、鲜肉馅 , 其热量更高 。 吃多了则会减缓肠胃蠕动 , 导致打嗝、胀气、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 。
如果是吃无馅小汤圆 , 倒是可以稍微多吃点 , 因为大约40颗无馅小汤圆才等于一碗饭的热量 。
元宵后吃六宝
过了元宵 , 正值春季 , 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 , 养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食物 , 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 。
春季 , 不仅花草树木 , 人的身体同样要由冬天的“冬藏”转变为春天的“复苏” 。 季节转变 , 对起居饮食的调节也要跟上 , 才能顺利地完成这个时期的过渡 , 增强身体自身的免疫力 。
营养学家根据春天的季节特点 , 总结出春天第一菜、春天第一果、春天第一粥、春天第一汤……吃全了 , 身体棒棒 , 能安然度过整个春天 。
春天第一菜——韭菜
中医讲究春夏补阳 , 而四季常青的韭菜又叫“起阳草” , 以春天吃为最好 。 韭菜性温 , 能补肾补阳 , 被称为“春天第一菜” 。
韭菜和鸡蛋搭配更是春季首屈一指的选择 , 营养和口味均能互补 。
韭菜炒鸡蛋
做法:
1、将鸡蛋打入盆内 , 加盐、可加少量水 , 顺着一个方向搅匀;
2、韭菜切成2~3厘米一段;
3、锅内油烧热 , 倒入搅好的鸡蛋 , 待一面煎好时稍微来回翻炒几下;
4、最后加入切好的韭菜 , 再加适量盐 , 翻炒几下 , 看韭菜完全熟透即可出锅 。
春天第一果——草莓
味道酸酸甜甜 , 香味沁人心脾的草莓 , 特别适宜春天养生食用 , 被营养学家誉为是“春天第一果” 。 《本草纲目》中记载草莓可以润肺、健脾、补血、益气 , 对老人、孩子和体虚者而言 , 是滋补的佳品 。
草莓的营养配比很合理 , 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约是等量的西瓜、葡萄或苹果的10倍 。 维生素C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外 , 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 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
此外 , 草莓中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 , 具有明目、养肝的作用 。 草莓中富含铁、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等 , 对于春季容易出现的肺热咳嗽、嗓子疼、长火疖子疾病 , 都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
推荐吃法
因草莓含有大量果胶及纤维素 , 最好在饭后整果食用 , 草莓性寒 , 一次性不要食用太多 。
春天第一饮——枸杞菊花茶
老年人在春天肝阳旺盛 , 容易导致肾阴亏虚 , 从而容易出现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失眠、盗汗等症状 。
枸杞养肝、滋肾、润肺、补虚劳、强筋骨 , 是滋补性强壮药 , 菊花清心明目、生津润喉 , 现将两者合二为一成茶饮 , 能够起到益肝肾明目、增强免疫力 。 抗衰老 , 稳定血糖、血压等功效 。
春天第一羹——姜汁蛋
春天乍暖还寒 , 尤其是早春 , 仍有冬日余寒 , 建议多吃些温补阳气、驱寒的食物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宜特别推荐一道适合早春养生的菜——“姜汁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