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首款国产ECMO应用临床“满百天”,患者真情致谢西安交大一附院送锦旗

来源: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
2月14日,一个特别的日子
两名特殊的患者回到交大一附院进行复查
并送上锦旗、真情致谢!
ECMO|首款国产ECMO应用临床“满百天”,患者真情致谢西安交大一附院送锦旗】这一天,也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ECMO设备
应用临床“满百天”的时刻
2021年11月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院应用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ECMO设备(体外膜肺氧合装置)成功救治两名重症心血管病患者,该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央广网、人民网、新华社等50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
三个多月前,患高血压两年的任先生突感胸口撕裂疼痛!被紧急送至交大一附院就诊,CTA影像检查诊断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一旦夹层破裂,将因大出血而死亡。
时间就是生命!心血管外科立即为任先生开通急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15分钟术前准备就绪,成功实施“主动脉替换+主动脉弓替换+象鼻手术”,暂时将死神拒之门外。术后任先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治疗氧合仍无法改善,ECMO是他唯一的生存希望。
ECMO,即体外心肺循环系统,是一种合并呼吸及循环辅助的急救装置,也是抢救垂危生命最复杂、最顶尖的技术。而ECMO最重要的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导致这一起救命神器国产化困难重重。临床使用中,仅一套进口ECMO配套耗材就五六万元,更不用说后续监测、用药等费用。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本不富裕的任先生一家深陷绝望……
此时恰逢国产ECMO已完成国家检测,通过伦理审查,进入临床阶段。但是面对如此危重的患者,科研团队陷入两难。
用?患者病情危重,即便应用ECMO,救治成功率也只有40%,加之设备刚进入试验阶段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不用?患者家庭贫困,手术已花光家中所有积蓄,很可能因无力承担进口ECMO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而国产ECMO的科研经费正好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犹豫再三,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向项目负责人心血管病院院长袁祖贻做了汇报。“研发ECMO的目的就是要用在危重患者身上,现在遇到了,若还不使用,便失去了研究的意义。”袁祖贻坚定地说。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团队成功应用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ECMO为其实施了VV-ECMO(静脉到静脉)治疗并顺利撤机。
ECMO|首款国产ECMO应用临床“满百天”,患者真情致谢西安交大一附院送锦旗
文章插图
同天下午,64岁的李先生因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急性左心衰,入院后突发呼吸困难,急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二尖瓣成型术”。由于李先生年龄偏大,又合并多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术前心功能极差,术后停体外循环困难,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应用国产ECMO进行了VA-ECMO(静脉到动脉)治疗。术后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于12月初顺利出院。
2月14日上午,恰逢首款国产ECMO应用临床“满百天”,两名患者同时回到医院复查。李先生拉着闫炀教授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们,是你们帮我捡回了一条命!有这么好的医生,这么好的设备,我真的特别感激!”任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更是哽咽落泪。临走,他们送上写着“国产ECMO显神通,精湛医术除病痛”、“铸大国重器,创生命奇迹”的两面锦旗,真情感谢国产ECMO研发团队和医护人员的付出。
ECMO|首款国产ECMO应用临床“满百天”,患者真情致谢西安交大一附院送锦旗
文章插图
目前两位患者恢复良好。国产ECMO团队负责人闫炀表示,下一步拟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尽快实现ECMO 国产设备落地,打破国外垄断,使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