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一文读懂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常见疑惑和误区

接种|一文读懂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常见疑惑和误区
文章图片

“医生 , 我预约四价HPV疫苗 , 为什么还要做宫颈癌筛查?”
“接种HPV疫苗后还会感染吗?需要定期筛查吗?”
……
接种|一文读懂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常见疑惑和误区
文章图片

顺义妇儿医院宫颈癌疫苗咨询评估门诊经常有女性朋友咨询以上问题 。 随着HPV疫苗知晓率的普及 , 大家对于健康也比起以前更加的重视 , 近些年出现了接种HPV疫苗热潮 。 很多人认为打了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 , 也不需要再做宫颈癌筛查了 , 这都是对有效的宫颈癌筛查认知误区 。 针对大家对宫颈癌筛查与HPV疫苗接种常见问题的疑惑 , 妇女健康保健中心疫苗咨询评估门诊李丹医师带您解开这些误区 。
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病因明确 , 能够通过接种疫苗和定期筛查有效预防的癌症 。 宫颈癌不仅病因明确 , 而且发病模式清晰 ,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 而其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过程 。 一般认为 , 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到发展为宫颈癌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 全程分为三个阶段 , 即HPV持续感染→癌前病变(CIN)→宫颈癌 。 上述特点表明我们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阻断疾病的进程 。 “宫颈癌筛查”是全球均采用的措施 , 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罪魁祸首” 。 HPV主要存在于人体皮肤、黏膜以及女性宫颈上皮细胞移形区 , 性接触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 , 初次性生活过早、性伴侣数量多、多孕多产等均是罹患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 目前临床上已经检测出 200多种HPV亚型 , 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 低危型的HPV感染可引起生殖器疣 , 90%的生殖器疣是低危型HPV6或11引起 。 高危型HPV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 其中HPV16/18/31/33/35/39/45/ 51/52/56/58/59/68一共13种高危HPV持续感染后会引起宫颈癌前病变 ,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 , 极有可能进展为宫颈癌 。 HPV 16型、18型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两个型别 。 在全球范围内这两种型别导致了70%左右的宫颈癌 , 在中国这两种型别导致了84.5%左右的宫颈鳞癌 。 此外与西方国家相比 , 我国宫颈癌患者中52型和58型感染率也相对较高 。
接种|一文读懂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常见疑惑和误区
文章图片

接种HPV疫苗前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吗?
【接种|一文读懂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常见疑惑和误区】 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 , 如果之前一年内没有参加过有效的宫颈癌筛查 , 那么在接种疫苗前是建议做宫颈癌筛查的 。 如果筛查结果异常 , 需要在医生具体指导下 , 给予进一步检查治疗 , 才能接种宫颈癌疫苗 。
接种完HPV疫苗还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了吗?
仍然需要定期筛查 , 目前所有的HPV疫苗均为预防性疫苗 , 对已有感染或者病变无任何治疗作用 , 并且现有疫苗也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引起的宫颈病变 。 目前的二价疫苗和四价疫苗是针对HPV16和18两种型别 , 只能预防70%~80%左右的宫颈癌 , 九价疫苗也只能预防90%左右的宫颈癌 。 疫苗对大年龄段的女性保护效力会低于小年龄段 。 因此 , 对于成年女性 , 预防宫颈癌需要双管齐下 , 即除了接种HPV疫苗以外 , 还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
宫颈癌的筛查人群及主要方法:
有两组人群有必要进行宫颈癌筛查 。 第一组是普通人群 , 通常是指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定期进行筛查;第二组是高危人群 , 是指有“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8岁、多个性伴侣、多产、患有性传播疾病、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 宫颈癌的筛查应该持续到65岁 。 当前HPV联合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检测是宫颈癌筛查最主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