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川贝炖雪梨”并非人人皆宜

昨天,随着又一波冷空气来袭,不少市民受凉后又开始咳咳咳。作为化痰止咳药中的“明星药”,川贝母可谓是家喻户晓。“川贝炖雪梨”这道知名药膳很多人都品尝过。市中医院药剂科专家提醒:川贝母止咳效果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应根据痰证的寒热不同,选择适宜的化痰药。专家介绍,如果是寒痰、湿痰之证,则一般以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为主要表现;热痰证,则以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舌红苔黄腻为主要表现;燥痰证,以干咳少痰、咯痰不爽、舌红少苔为主要表现。因此,寒痰证宜主要选用温化寒痰药,热痰证宜主要选用清化热痰药等。
川贝母苦、甘,微寒,主归肺经,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可用于内伤久咳、燥痰之证。其药性偏于甘润,尤宜于阴虚肺燥引起的咳嗽。专家强调,因为其性微寒,所以不宜用于寒痰、湿痰证以及脾胃虚寒者;同时,川贝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总之,切勿将川贝母作为人人适用的“神药”使用,市民应根据病情请专业医师辨证论治后方可对症使用。
本报通讯员严玮
药剂科|“川贝炖雪梨”并非人人皆宜】 本报采访人员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