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维生素K吗?


记得在龙华医院实习时候,我们营养科主任蔡骏叫我们整理一些常见营养素在食物的含量情况,而我有一次找的就是维生素K,可能因为国内的对于一些冷门的营养素重视的比较少,所以在找维生素K含量的时候倒腾了几宿 。下面就讲讲维生素K,而附表的含量则是我综合了国内近些年的论文得来的,在国内可能是最全的,但想详细知道每种食物的食物成分,可以看看美国出版的食物成分表 。
相关概述
成人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K,建议每日摄取维生素K量为65~80mcg(单位:微克),不要服用500mcg以上的合成维生素K 。然而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可从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中取得维生素K 。他们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的补给品 。

人体维生素 K 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 。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 。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 。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 。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需要胆汁 。
生理功能
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 。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 。缺乏维生素K会延迟血液凝固;引起新生儿出血即使供给大量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的天然形式也不会中毒 。
属脂溶性维生素 。由于它具有促进凝血的功能,故又称凝血维生素 。常见的有维生素K1和K2 。K1是由植物合成的,如苜蓿、菠菜等绿叶植物;K2则由微生物合成 。人体肠道细菌也可合成维生素K2 。现代维生素K已能人工合成,如维生素K3,为临床所常用 。维生素K均为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维生素K1是黄色油状物,K2是淡黄色结晶,均有耐热性,但易受紫外线照射而破坏,故要避光保存 。人工合成的K3和K4是水溶性的,可用于口服或注射 。临床上使用的抗凝血药双香豆素,其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能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用以防治血栓的形成 。维生素K和肝脏合成四种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Ⅶ,Ⅸ及Ⅹ)密切相关,如果缺乏维生素K1,则肝脏合成的上述四种凝血因子为异常蛋白质分子,它们催化凝血作用的能力大为下降 。人们已知维生素 K是谷氨酸γ羧化反应的辅因子 。缺乏维生素 K则上述凝血因子的γ-羧化不能进行,此外,血中这几种凝血因子减少,会出现凝血迟缓和出血病症 。此外,人们公认维生素K溶于线粒体膜的类脂中,起着电子转移作用,维生素 K可增加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缺乏维生素K时平滑肌张力及收缩减弱,它还可影响一些激素的代谢 。如延缓糖皮质激素在肝中的分解,同时具有类似氢化可的松作用,长期注射维生素K可增加甲状腺的内分泌活性等 。在临床上维生素 K缺乏常见于胆道梗阻、脂肪痢、长期服用广谱抗菌素以及新生儿中,使用维生素K可予纠正 。但过大剂量维生素K也有一定的毒性,如新生儿注射30毫克/天,连用三天有可能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
在动物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是维生素K2,而维生素K1 和维生素K3 都要转化为维生素K2才能起作用 。三种维生素K 的形式都在肝中转化成维生素K2,并和胃肠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K2一起被吸收利用 。
保健功能
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据专家介绍,日本儿童没有一般地区儿童普遍存在的生长痛,这就是因为从小吃纳豆,导致儿童的骨密度高、骨骼强壮健康 。贵生坊纳豆素的发明人、日本仓敷大学科学部部长须见洋行教授发现,纳豆菌中富含维生素K2,在每100克纳豆中含有870ug维生素K2,是其他食品的数百倍,研究显示,维生素K是骨内多种蛋白依赖性维生素,增加成骨细胞骨钙素合成,同时,骨钙素中谷氨酸基的γ-羧基化后才具有生物学效应,羧基化的骨钙素可与Ca和羟磷灰石结合,使骨矿化,而这种羧基化必须有维生素K参与,维生素K中维生素K2在人体增加骨密度方面优于其他维生素K 。因此维生素K2是增加骨密度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维生素K2中 。现代人们的饮食中,缺乏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K2这种活性物质,纳豆中富含的活性维生素K2与优质蛋白质,使儿童的骨密度更高,骨骼更强壮,消除儿童成长时的生长痛,给一生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