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1000多万糖尿病人面临失明

中国有高达6亿人患有近视,其中有近一半是高度近视,未来可能引发各种眼科并发症;另外,中国有近1.3亿的糖尿病患者,这其中约有30%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其中又有超过1000万人面临失明的威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老年性的黄斑变性无疑同样会成为高发眼科疾病。
文 | 王祖
2017年夏天的那个早晨,一觉睡醒后,肖凤云(化名)的世界彻底变了。
“一睁眼,看到的全是血红色。”短暂的错愕之后,肖凤云发现她的一只眼睛看不到东西了。
儿子儿媳被肖凤云的呼唤声叫醒,匆忙开车将她送到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
眼科医生告诉他们,肖凤云两只眼睛的眼底都已经坏掉了,她早晨睁眼看到的红色,其实是眼底里的出血。
造成肖凤云眼睛坏掉的原因是糖尿病。
她并不知道这个伴随自己二十多年的病,不痛不痒,却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这是一种糖尿病患者高发的并发症,简称“糖网病”,也是中国40岁至60岁人群最主要的致盲因素。
根据相关流行病学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大约有1.2亿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其中有约三分之一,即3000万至4000万患者同时伴有“糖网病”,在其中,大约又有1200万左右的人群面临失明的危险。
“糖网病”发病率高,在初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不易发觉。一旦病变发展到后期,患者的视力将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很容易发展成失明。
只要通过定期眼底筛查和早期诊断干预,90%以上的失明可以完全避免。
然而,最大的问题恰恰是糖尿病导致的眼底病变筛查严重不足。
除了患者本身对病情不够重视之外,专业的眼科医生数量不足,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等多种客观因素,是筛查不足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AI技术被运用到医疗领域。而在眼科领域,也已经有了能够自动诊断的人工智能软件。通过对医学图像诊断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软件化身“眼底病专家”,可以自动快速准确地给出诊断。
这样的人工智能软件出现,对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来说,意义不言而喻。没有专门的眼科医生,也可以做眼底检查,帮助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老年人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实现早筛查早治疗的目的。
目前,北京致远慧图已经研发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多病种眼底影像辅助诊断软件等产品。
人工智能|1000多万糖尿病人面临失明
文章插图
图/视觉中国
“糖网”已经成为致盲高风险疾病
肖凤云的失明,其实早有征兆。
三十几岁时查出糖尿病,肖凤云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她自觉身体很好,医生的提醒,也就听过就算,原本的生活饮食习惯,几乎一点没变。
“平时主要吃些面食、甜食。”肖凤云承认自己一直贪嘴,哪怕到后面血糖很高,依然管不住。
有一段时间,肖凤云感觉眼睛总是不舒服,看东西模糊。
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糖尿病引起的,只当是劳累没有休息好。去医院做了下简单的检查,配了一些眼药水用。
这是眼睛给肖凤云的第一次提醒。
直到2017年的那个早晨,肖凤云才知道糖尿病的威力。在医院住院半个月,医生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帮助她把血糖降下来,让她今后严格控制血糖,尽量不让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下降太快。
人工智能|1000多万糖尿病人面临失明
文章插图
图/视觉中国
治疗的时机已经错过。即使做了手术,医生们也对最终的效果不抱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