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一包中药”,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

今年的“突发”事件,让“中药”为更多人所了解,甚至连很多之前对中药嗤之以鼻的国外人,而今也逐渐的“心服口服”。
而在中药中,板蓝根一度被不少人看作“神药”,虽然它不能包治百病,但却是感冒的“劲敌”。
制药厂|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一包中药”,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
文章插图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当感冒发烧或者嗓子不舒服时,父母总会拿出一包家里常备的板蓝根用开水冲开,让自己喝下,虽然板蓝根的味道偏苦,但每次喝完之后,父母都会拿出糖果当做奖励,因而当时还是很乐意喝下的,而生产板蓝根的便是扬子江药业,其在中药领域中已然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今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而其创始人便是徐镜人。
制药厂|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一包中药”,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
文章插图
1944年,徐镜人出生于江苏泰州,在创业之前,他曾当过兵,后来被分配到了一家仪表厂,有着一份被很多人看作“铁饭碗”的工作。
不过,徐镜人却不甘于平凡的生活,在1971年时,他选择了辞职创业,经过一番摸索后,他与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创办了一家制药厂,最初时,只有他们几个人,几口缸,但他们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并未被艰苦的条件所压倒。
制药厂|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一包中药”,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
文章插图
后来,徐镜人为了药厂能有更好的发展,还曾前往安阳制药厂学习,此后,经过苦心钻研,也便有了板蓝根颗粒,在徐镜人的不断努力下,药厂终于有了起色。
制药厂|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一包中药”,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不过,在1981年时,为了整顿混乱的医药行业,国家出台了相关取消镇办制药厂的政策,而徐镜人的制药厂也属于镇办的,在此命运节点之上,有着颇高市场反响的“板蓝根”成为了拯救该药厂的“救命稻草”。据传闻,当时的扬州书记曾喝过这款“板蓝根”,对其功效十分赞赏,所以便叮嘱过要将“板蓝根”留下。
制药厂|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一包中药”,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
文章插图
由是,徐镜人的制药厂便获得了机会,从原来的“镇办”改为了“县办”,而在1985年的时候,该制药厂又更名为扬子江药业。
又过了3年,上海爆发了颇为严重的甲型肝炎,有相关数据显示,当时的患者有30万左右,这时,有传闻说,板蓝根能够预防甲肝,由是,掀起了一波“板蓝根抢购潮”,在1988年时,扬子江药业的产值就已经过亿。
制药厂|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一包中药”,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
文章插图
此后,徐镜人不断探究,四处拜访国内的老中医,向他们请教寻求合作,并不断引入更为先进的现代科技,推出了多款各具功效的药品。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扬子江药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早已突破10亿元,而如此之多的投入,也为扬子江药业带来了不菲的回报。
据相关数据显示,扬子江药业在2019年时的营收就达到了1000多亿,在今年扬子江药业的市值更是达到了1450亿,而作为扬子江药业董事长的徐镜人,身家也已有470亿。
制药厂|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一包中药”,年入1000多亿却坚持不上市
文章插图
几口缸几个人办药厂,靠着“一包板蓝根”,做到年入1000多亿,但凭借“中药”发展起来的扬子江药业,却始终坚持着不上市。
而今,始终坚守不上市阵营的还有华为、老干妈等知名企业,未来,扬子江药业能有怎样发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