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冬奥村里的“社区诊所”:中医科号源供不应求

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 , 在冬奥会期间为居住在北京冬奥村内的近2000名运动员、国际官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 它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 , 除儿科和产科外 , 共开设了18个科室 , 可以满足基本、全面的就诊需求 。 其中 , 中医科是号源预约最火爆的科室 。
社区|冬奥村里的“社区诊所”:中医科号源供不应求
文章图片

北京冬奥村诊所
作为北京村诊所的副医疗官 , 来自宣武医院药剂科的邱雨婕经历了从药师到“邱工”的转变 。 她第一次来到诊所时 , 这里还是一片施工现场 。 戴着安全帽、打着手电筒 , 对自家房子结构都不甚熟悉的邱雨婕 , 硬是吃透了上下三层的北京村诊所设计图纸 。
“北京冬奥村就像是个大社区 , 而我们诊所 , 就是这里的社区医院 。 ”邱雨婕说 , 从零开始设计一座医院 , 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 仅是口腔科的一台牙科治疗椅 , 就需要做好上下水、正负压管路的配套建设 , 必须连通地下机房 。 由宣武医院牵头 , 北京六所医院协调合作 , 经过五个多月的改造 , 北京村诊所顺利完工 。
各国国家队的队医是第一批“访客” , 他们需要了解诊所能提供哪些服务 。 让邱雨婕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 , 是美国队的一名队医希望拜访首席医疗官 。 根据防疫要求 , 邱雨婕在带路时与对方保持了一米左右的距离 , 她带着歉意解释道 , “其实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 , 实在抱歉” 。
对方的回答却让邱雨婕意外又感动 , “他说 , 非常敬佩我们所做的贡献 , 他认为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非常好 , 诊所也让他们很放心 。 ”
【社区|冬奥村里的“社区诊所”:中医科号源供不应求】由于在北京冬奥村内居住的主要是冰上项目的运动员 , 考虑到项目对抗激烈 , 北京村诊所除了24小时急诊外 , 眼科门诊也提供24小时挂号服务 。 不过在这里 , 号源最“抢手”的科室 , 是中医科 。
“中医科的号供不应求 , 每天都是约满的状态 。 ”邱雨婕曾在诊所内遇见一位接受手部针灸的患者 , 即使隔着口罩 , 也能看出他眼里的笑意 , “当接受中医治疗后症状真的有所缓解 , 就会产生‘广告效应’ , 他们的队友也会想来尝试 。 ”
为冬奥会运动员提供服务 , 医生除了要具备英语诊疗能力外 , 还要掌握反兴奋剂的相关知识 , 这也正是邱雨婕作为药师的专长 。 她为诊所内的医生进行了兴奋剂药物及治疗用药豁免等基本知识的专项培训 。 “除了提供医学治疗外 , 还要做好医疗保障的相关服务 , 这是我们服务冬奥的职责和使命 。 ”邱雨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