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

明朝嘉靖年间 , 山东济南府出了一个神童 , 名叫李开先 。 史料记载 , 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 , 父祖都是读书人 , 受家庭熏陶 , 李开先3岁就开始读书 , 并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 5岁能写诗 , 7岁出口成章 。 而真正让李开先“神童”之名广为流传的 , 还是他与当地一位进士巧对对子的故事 。
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
文章图片
李开先的爷爷名叫李聪 , 也是一位读书人 , 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 。 在李开先7岁那年 , 恰逢李聪过60大寿 , 为此李家人广邀亲朋好友 , 希望为老寿星办一次热闹的寿宴 。
寿宴当天 , 不仅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都赶来为老寿星祝寿 , 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 。 其中有一位田进士 , 是当地大名鼎鼎的才子 , 在寿宴上见到聪明伶俐的李开先之后 , 就想考考这位少年“神童” , 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如民间传说的那般能够吟诗作对 , 出口成章 。
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听说田进士要考自己 , 李开先谦虚推脱说:“先生是金榜题名的天下名士 , 开先怎敢在您门前班门弄斧 , 况且我年纪尚小 , 四书五经都没学全 , 怕是会当众出丑 。 ”别看李开先人小 , 一番话说得密不透风 , 更让田进士兴趣大增 。
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
文章图片
他表示今天是李老爷子过大寿 , 那就用对对联的形式来比试 , 还可以为寿宴助兴 ,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现场众人的一致赞同 。 见状 , 田进士先出了一个上联:
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 。
说完之后 , 田进士解释说 , 这个上联并非他所出 , 而是朝中一位清官 , 上奏请求辞官回乡之时 , 皇上在奏折上批注的 , 并表示只要清官能够对出下联 , 就同意他辞官回乡 。 最终清官因为厌倦朝廷奸臣当道 , 愤然对出下联辞官回乡 , 一时间在官场传为美谈 。 现在田进士拿出上联 , 试探李开先能不能对出下联 。
没想到李开先思虑片刻 , 立刻给出了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皇恩 。
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
文章图片
李开先用“谢”字对“思” , 不仅字面工整 , 意思上还有一层多谢皇帝恩准之意 , 与上联堪称经典 。 在场宾客听了纷纷拍手叫好 , 田进士也连声夸赞道:“不愧是神童 , 果然才思敏捷!接下来我再出一副有难度的上联吧 。 ”说罢 , 田进士吟出了一句上联:
墙边柳 , 枕边妻 , 无叶不青 , 无夜不亲 。
此联一出 , 现场的文人都暗暗为李开先捏了一把汗 , 因为这副上联不仅两两对偶 , 而且后面两句“无叶不青 , 无夜不亲” , 在读音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
文章图片
果然 , 这副对偶加谐音的对联将李开先难住了 , 左思右想 , 仍然没有想到合适的下联 。 当时大堂中宾客众多 , 为了缓解压力 , 李开先就走到庭院中 , 希望换个思路 , 看能不能对出下联 。 没想到刚刚走到院子中 , 他就看到一位仆人正在米仓中取米 , 去喂屋檐下鸟笼中的小鸟 。 灵机一动 , 李开先对出了下联:
笼中鸟 , 仓中谷 , 有架必跳 , 有价必粜 。 (粜(tiào) , 出售 , 卖出 。 )
才子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神童巧对下联
文章图片
屋中宾客听了他的下联 , 无不称奇 , 田进士也暗暗心惊 , 此子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 , 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对出下联 , 足见其才思敏捷 , 非比寻常 。 为此田进士断言 , 此子日后定能金榜题名 , 光耀门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