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升|自摸脉搏可监测心脏情况

预测心脏病的发生有好几种方法 , 其中包括:测胆固醇、血压等 。 如今 , 现代医学研究者提出 , 自摸脉搏也有帮助 。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提出 , 定期自摸脉搏 , 熟悉心脏的跳动周期和规律 , 一旦心脏有不适 , 就能通过摸脉搏提前发现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黄辉教授介绍 , 自摸脉搏虽然不与心率完全对等 , 也并非100%准确 , 但有经验者能摸出血管硬度变化情况 , 中医还能通过把脉判断血压是否过高 , 有助提前预防心脏病发生 , 而对普通人来说 , 自摸脉搏仍然是一个最简单可行的自我心脏状况监测法 。
一些心律失常可通过脉搏感知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一项新近的研究提出 , 定期自摸脉搏 , 熟悉心脏的跳动周期和规律 , 一旦心脏有不适 , 就能通过摸脉搏提前发现 。 研究参与者介绍说 , 手指放在腕部的脉搏上能很清楚地感受到脉搏的跳动频率 , 普通人在家就可以记录自己的脉搏情况 , 给自己的心脏健康作出判断 。
除了过于肥胖者脉搏不易摸出除外 , 个人基本认同这一观念 , 为何这样说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医师张焰解释 , 首先脉搏可以相对监测到心率 , 至少心率快慢可以大概判断 , 节律是否整齐能够感知出来 。 患者早搏时 , 脉搏会不整齐 , 表现如偷停等情况 , 敏感一点的人发现并不难 , 一些房颤患者还会出现脉率混乱 。 当然脉率和心率不是绝对相等 。 比如 , 房颤的病人 , 心率比脉率快很多 。 所以 , 不能说脉搏完全等同心率 , 但有一定提示作用 , 如果脉搏比较紊乱 , 或者每分钟超过100次 , 那就要去医院看病了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孙升云教授同样也认为 , 脉搏所提供的信息对早期发现某些心律失常有一定意义 , 像房颤发作时有相应的脉搏变化 , 自摸脉搏能感觉到绝对不规整 , 一会快一会慢 , 没有明显规律 。
冬季护心可适当吃红参
“心跳正常情况下 , 一般心率和脉率一致 , 正常的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及脉动为70次左右”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孙升云教授介绍说 , 心率、脉动都有一个正常范围内的上下浮动空间 , 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 , 比如运动员心率比普通人相较慢一些 , 每分钟跳50次也算正常 。
总的来说 , 可视脉搏为我们心脏跳动的晴雨表 。 孙升云说 , 自古传统医学就重视切脉 , 李时珍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 , 又增述了3种脉 , 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 , 即浮、沉、迟、数、滑、涩等 。 不过孙升云强调 , 我们普通人并无能力、也没必要号出上述24脉 , 只简单了解脉搏跳动的次数、力度等基本信息即可 , 比如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过快大于100次/分 , 就可能存在心动过速;如果脉搏小于60次/分 , 则可能存在心动过缓 。
冬季养生 , 孙升云还提出 , 心率少慢并心慌心悸 , 冬天可以服用红参 , 夏天吃西洋参 , 当然最好找专业中医医生指导调养 。
■温馨提示
怎么自摸脉搏?
普通人监测脉搏以次数、力度、是否规律为主要观察点 。
自摸脉搏的方法很简单 , 安静状态下 , 人端坐于桌前 , 把一侧胳膊手心向上平放在桌上 , 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轻放于该侧手腕的拇指侧 , 也可以在手腕下垫一小枕 , 脉搏摸起来会更清晰些 。 一般情况下 , 只要稍加寻找都能摸到 。 如果反复都摸不到脉搏 , 那也许就是身体在提示你需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了 。 (采访人员 李劼 通讯员 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