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网红医生张煜被解聘背后,职业者如何驾驭互联网?( 二 )


然而,2月27日,张煜被解聘后的第三天,在“春雨医生”平台上已找不到北医三院张煜的信息。
对此,该平台对大河报采访人员的回应是,“由于医生个人原因,已不在平台答题。”
走红后,张煜也会经常在他的社交平台上行使作为网红博主的权利——宣传自己的新书《解惑结肠癌治疗》。
互联网|网红医生张煜被解聘背后,职业者如何驾驭互联网?】张煜最近的一次因质疑他人治疗方案而陷入的争议是,抨击聊城假药案里的一位陈姓医生,认为陈医生为了巨大利益,给小细胞肺癌病人用的卡博替尼是高价且无效的药物。
后张煜公开向陈医生道歉,称接受了对他不利的不实信息被蒙蔽双眼。
三天后的2月21日,张煜又发文,称道歉是违心之举,因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受到了胁迫。并表示“这是最后一战了,此后不会过问任何人的任何具体事件。没能力了,真的怕了。面对强大的对手甚至整个团队,像会被吞没一般。”
2月25日,张煜收到了来自医院的解聘通知书。
之前“揭露肿瘤治疗黑幕”颇具争议的细节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造谣同行、博取流量、假公济私”,无数指责涌向他。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张煜,面临的不仅是被医院开除,还正在遭遇网暴。
张煜说,他已无路可走,无家可归,不知道能去哪里,对不起爱他的人。
【职业者的新难题:与网红身份如何协调】
越来越多的职业者,试图运用互联网发声表态成为行业网红,这似乎是把双刃剑。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接受大河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揭露行业问题”,对于当事人自身而言,需要考虑清楚这件事情的潜在风险,它的前提要求往往很高,既要求该职业者在行业内拥有广泛的人脉,也对该职业者的自身业务水平、职业素养、道德水平有着非常过硬的要求。
“行业内幕”的背后,往往联结着既得利益群体。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告诉大河报采访人员,当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是要先考虑的标准应该是最基本的法律、道德标准,其次才是其动机。
“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靠其动机来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而不是事情本身。如:通过揭露,最主要的受益方是谁?是个人、大众、既得利益方,还是整个社会?即便被认为是坏人的人,哪怕为了自身利益,比如当网红,去维护了社会正义——揭露社会阴暗的一面。我们应该去打击其动机不纯吗?这是要打个问号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苏德超,在网络上对此发表意见认为,医学涉及到太多的专业知识,外行难以评判其中的是非曲直。在医生面前,病人是绝对弱势的。怎么用药,自己的病情是怎么回事,会怎么发展,完全看医生的。而医学又不同于像数学这样的学科,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答案。除了同行的推荐性方案之外,每个医生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治疗思路。越是顶级的医生,越会这样做。如何在医生的最优方案和患者最能接受的方案之间达到平衡,这恐怕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难题。
根据丁香园的调查,我国医院对于医生开设自媒体账号暂无统一规定与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医院的管理松紧程度不一。
有医院明确要求,员工不得在科普之外在自媒体账号涉及医院工作内容,包括在舆情事件中为医院辩解;不能以医院和医院员工的名义发布涉及敏感内容的信息比如评论医患纠纷、伤医事件,或是评论其他时事热点。但做科普的话管得相对较松。
社交平台对医疗类账号也有严格的管理限制。如抖音社区医疗公约明确,鼓励科学、严谨的优质科普内容,禁止不科学、不严谨、未经证实的内容,禁止非认证用户使用医生描述,也禁止其发布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用药等医疗相关内容。知乎社区在健康领域严禁发布与当前学术共识相悖、夸大描述,并可能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