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这个数值越来越高!这种罕见“怪病”症状不一( 二 )


老吴一直坚持用药 , 规律门诊复查 , 可就在4个月前 , 药物逐渐减量的过程中 , 老吴又出现了肾功能的减退 , 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到了227μmol/L(正常不超过110μmol/L) , 并且尿蛋白出现了2+ 。
肾脏受损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孤立的两种疾病吗?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密切联系?
其实 , 这三位患者看似迥然不同 , 临床表现各异 , 但都得了同一种疾病——IgG4相关性疾病 , 包括老吴此前诊断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 也是这类疾病的亚型之一 。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伴纤维化的疾病 , 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及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组织和器官为特征 。 IgG4-RD在2003年才开始被人们认识 , 是临床一类非常罕见的疾病 , 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
这类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 。 尽管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还未明确 , 但作为一种多器官受累的系统性疾病 , IgG4-RD几乎可累及全身的各个部位 。
例如 , 何先生主要表现为泪腺肿物、间质性肾炎 , 史老爷子则是腹膜后纤维化引发的梗阻性肾病 , 而老吴则是以胰腺及胆管受累、间质性肾炎为主 。
除此以外 , IgG4-RD还可以表现为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亚型 , 累及淋巴结、唾液腺、甲状腺、肺和胸膜等多个脏器 。 受累器官弥漫性肿大导致的肿块样病灶是IgG4-RD最常见的临床表型 。
血清IgG4>1.35g/dL是该疾病诊断的一项重要标准 。 上述三个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IgG4升高 , 这也是IgG4-RD诊断的重要线索 。 IgG4是免疫球蛋白IgG的一个亚型 , 何先生的超高球蛋白血症也是源于血清IgG4的极度升高 。
然而 , 并不是所有的IgG4-RD病人都会出现IgG4的升高 , IgG4升高也不仅仅见于IgG4-RD , 还可见于肿瘤、血管炎、过敏等 。 因此 , 血清IgG4仅可作为本病重要的筛查指标 , 要确诊疾病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反应等等 。
熊晓玲医生指出 , 对于合并蛋白尿的可疑病人 , 肾穿刺活检可发现IgG4-RD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 如席纹状纤维化 , 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何先生和老吴都做了肾穿刺 , 发现了肾间质大量淋巴浆细胞的浸润 , 进一步的免疫组化染色提示为IgG4阳性的浆细胞 , 最终揭开了蛋白尿的谜团 , 也找到了隐藏其后的罕见病病因 。
一种被低估的罕见病精准诊治成为关键
IgG4-RD是一类偏良性的疾病 , 多数病人可以通过激素治疗达到病情缓解 。 激素也是目前公认的针对IgG4-RD首选的治疗药物 。
上文的三例病人都接受了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 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 何先生的球蛋白明显下降 , 眼眶肿物也消失了 , 蛋白尿也减少了;史老爷子治疗后血肌酐迅速下降 , 肾功能得以挽救 , 避免了尿路插管和血液透析;老吴肾功能显著改善 , 尿蛋白消失了 , 胰腺和胆管的病变也控制稳定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尽管治疗反应较好 , 该病仍然是一种难以被治愈的慢性疾病 , 在诱导治疗或者药物减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疾病复发 。 因此 , 病人进入维持治疗也不能掉以轻心 ,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的随访 。
随着对IgG4-RD认识的深入及各项临床研究的开展 , 学者们认为该病可能是一种被低估的罕见病 。
尽管少数患者有自愈倾向 , 但多数患者病程呈逐渐进展趋势 , 可能导致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 甚至危及生命 。 同时 , 由于肿块样病变在影像学上极易与肿瘤混淆 , 导致了部分非必要的手术治疗或放化疗 。 因此 , IgG4-RD的精准诊治既需要临床医生一双识别疾病的“慧眼” , 也需要多学科诊治模式(MDT)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