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珠江频道阳山麦羹|「每日揾食」超营养的麦羹做法,怎么让我的妈妈也看到这条推文

本文转自:珠江频道
阳山麦羹 , 也叫玉米羹 , 是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的一道家常必备粥品 。 广东人说“无鸡不成宴” , 阳山人则认为“无麦羹不成餐” , 一顿饭总需要一碗麦羹才能称之完整 。
本文转自:珠江频道阳山麦羹|「每日揾食」超营养的麦羹做法,怎么让我的妈妈也看到这条推文
文章图片
地道的阳山麦羹入口细腻、润滑、香甜、鲜美 。 其食法多种多样:阳山人普遍是不加糖、盐 , 淡食加菜送;可以加糖作甜食;可以和酸笋、酸菜、青菜、橄榄菜等搭配;可加入牛奶、花生炒香碾成粉 , 混合吃起来更香甜可口 。
韩愈被贬阳山的时候曾作诗说:“阳山 , 天下之穷处也!”以前 , 阳山确实是个很穷的地方 , 很多人没钱吃饭 , 只能喝麦羹来填饱肚子 。 但经过几年的发展 , 阳山人生活水平发生巨大的变化 , 但吃麦羹这习惯依然传统 。
本文转自:珠江频道阳山麦羹|「每日揾食」超营养的麦羹做法,怎么让我的妈妈也看到这条推文
文章图片
不难发现 , 麦羹在阳山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阳山人的饭桌上常免不了要放上一盆金黄色的麦羹 。 在阳山,麦羹可以当粥亦可以当饭,阳山人渴了喝一口麦羹,饿了喝一口麦羹,闲暇无事也会喝一口麦羹 。 阳山的一些家庭一早便煮上一大盆麦羹,全家男女老幼一天当中不时要喝上一口麦羹解解嘴馋 。
在阳山 , 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一代,都对麦羹有着特殊的感情 。 从农村到县城,从普通家庭到酒楼食肆,无一处没有麦羹,麦羹成为阳山县独具一格的美食 。 可以说,麦羹在阳山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 。
本文转自:珠江频道阳山麦羹|「每日揾食」超营养的麦羹做法,怎么让我的妈妈也看到这条推文
文章图片
阳山麦羹好吃,其美味来源玉米品种、水的选择以及烹调方法的讲究 。 要制作出上好的阳山麦羹,玉米品种最好选择阳山农家品种“大暑麦”,并用当地的山泉水调制 。 玉米在阳山种植的历史已有260年 , 县志记载自清乾隆12年玉米传入阳山后 , 便成为阳山县与水稻、蕃薯并列为三大粮食作物 。
因为阳山是石灰岩山区 , 山地多、旱地多 , 宜于玉米生长 , 故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较大 , 解放初至70年代中期 , 种植面积在13—14万亩 , 年总产量高为14647.5吨 , 占全省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 故阳山是广东玉米生产的大县 。
本文转自:珠江频道阳山麦羹|「每日揾食」超营养的麦羹做法,怎么让我的妈妈也看到这条推文
文章图片
进入80年代 , 玉米的种植面积曾扩大至16万多亩 , 最高年总产量达23631.5吨 。 由于当时大面积植杂交良种 , 并且培育出含有本地农家玉米血缘的“阳单82”品种 , 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 1993年总产更达3万吨以上 , 成为阳山玉米生产的最高峰时期 。
另一个令阳山麦羹优胜于别的地区的同类产品的原因,还在于煮麦羹的水 。 许多人到阳山品尝过麦羹后,忍不住会捎带一些当地的麦羹粉回去,还向当地人请教了麦羹的做法 , 拿回去后煮出来的麦羹却总没在阳山吃到的美味 。 那是因为阳山地形、地貌、地质独特,造成了阳山地区的饮用水质有别于其他地区 。
本文转自:珠江频道阳山麦羹|「每日揾食」超营养的麦羹做法,怎么让我的妈妈也看到这条推文
文章图片
而最传统的制作麦羹的过程,也是阳山人特有的制作方法:先用石舂将玉米粒的表皮舂掉,将玉米粒舂成既有粉、又有小粒的混合粉 。 然后将玉米粉用冷开水调和,再倒进沸腾的水中,随之加入一种阳山人称为“灰水”的液体(一种植物碱),用文火熬两个小时左右即可 。
本文转自:珠江频道阳山麦羹|「每日揾食」超营养的麦羹做法,怎么让我的妈妈也看到这条推文
文章图片
目前仍保持着传统手工制作及烹调方法的只有江英镇坑边村 , 传统制作手工技艺世代相传,在坑边村 , 无论是八旬老人,还是中青年一代,几乎都熟知阳山麦羹的做法 。 随着时代的发展,阳山其他地区的人们制作麦羹的方法已经有所改良:用机械代替手工制作,用高压锅快煮代替文火慢熬等 。 传统中所采用的工具石舂,现已经所剩无几 。 虽然现代制作在加工玉米方面改用机械,现今的阳山麦羹仍然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传统的加工工艺和方法,从而保证了麦羹尽量不失往日的口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