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癌症报告隔3年更新:每天超1万人诊断癌症!重点防好这7种癌( 二 )


杨宇飞医生建议 , 用CT检测肺癌 , 其分辨率高 , 肺癌肿瘤在1厘米 , 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 , 因此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 , 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低剂量CT
2021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也建议 , 肺癌高危人群 , 要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
2.胃癌——胃镜+活检
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去做胃镜 。 2018年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 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 而主要原因是相对于国外 , 我国筛查胃癌的“金标准”——胃镜检查的普及程度非常低 , 导致9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即晚期 , 五年生存率不足20%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主任左秀丽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 , 晚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不及20% , 而90%的早期胃癌是可以治愈的 。 令人痛心的是 , 我国90%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 而胃镜检查是胃部疾病诊断的一线方法 , 通过胃镜+活检筛查 , 胃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 所以一定要及时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胃镜检查 , 千万不要等到病情恶化时才考虑做胃镜 。
3.肝癌——甲胎蛋白+肝脏B超
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联合检查 。 需要注意的是 , 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 , 会有一定漏诊 。 根据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 , 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 , 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
2021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也建议 , 肝癌筛查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 , 高危人群每6个月筛查1次 。
4.结直肠癌——肠镜
作为肠癌检查的有效手段 , 很多人对于肠镜的接受程度同样不高 。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2018年7月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 , 从事消化科工作多年 , 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的排斥和抵触 。 他也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 , 超过45岁一定要做肠镜 , 做一次肠镜管你五年、十年没问题 , 你不会得结直肠癌 。
2021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强调 , 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 , 无论男女 , 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 , 每10年1次肠镜检查 , 直到75岁 。 全国癌症报告隔3年更新:每天超1万人诊断癌症!重点防好这7种癌
文章图片

5.乳腺癌——钼靶检查
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乳腺学组组长、复旦肿瘤医院的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2019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 , 针对乳腺癌的X线检查 , 又称钼钯检查 , 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简单有效的筛查方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行政副主任柴维敏解释 , 对于超声或磁共振等无法看出的微小钙化灶 , X影像检查恰好比较敏感 。 加上拍好还有成片可供保存 , 因此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均为首选 。 针对普通人群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推荐40-45岁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 , 45-69岁女性每1-2年进行一次 。
6.食道癌——内镜检查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大科主任郝安林教授2021年12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太典型 , 容易被忽略 。 ”因此对于食管癌 , 想要早发现 , 仅仅通过症状来诊断 , 是不够的 , 最重要的还是要尽早筛查 。
据上海市抗癌协会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1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 , 食道癌筛查优选普通内镜检查 , 高危人群每2年检查1次 。 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 , 每年1次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中度异型增生 , 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