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首儿医典】直立性蛋白尿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可订阅哦!
妈妈带着12岁的小雨(化名)焦急的来到门诊 , 拿出一张化验单 , “大夫 , 孩子升学体检验尿 , 尿蛋白有加号 , 是不是得肾病了?”尿常规单子上显示“尿蛋白+” 。 医生详细的问了问病史 , 进行了简单的查体 。 小雨最近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 。 近期没有感冒发烧、拉肚子 , 也没有剧烈运动 , 没有明显的少尿、浮肿 , 尿的颜色外观也很正常 。 “您先不要着急 , 我们可以先监测几天尿常规看一下 。 ”接下来的几天 , 小雨的尿蛋白波动在阴性至2+之间 , 监测随机尿蛋白/肌酐也达到了蛋白尿的水平 , 医生建议需进一步住院查明病因 。
入院后小雨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均无问题 , 监测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470mg/d , 提示轻度蛋白尿 。 小雨母亲疑惑 , 为什么孩子的蛋白尿时而出现 , 时而又消失呢?尿蛋白定量升高是不是说明孩子的问题已经挺严重啦?医生看着这个瘦瘦高高的12岁女孩 , 问妈妈“小朋友是不是最近个子长得比较快?”“是的是的 , 最近1年长了十几厘米 。 ”妈妈赶紧点头回答道 。 医生微微一笑 , 似乎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 安慰道:“您先别太担心 , 咱们再做一些检查看看 。 ”
紧接着主管医生在第二天一早安排小雨完善了一个叫“直立试验”的检查 。 前一天临睡前排空膀胱 , 第二天睡醒平卧床上排第1次尿 , 留尿样查尿常规:尿蛋白阴性 。 然后站立2小时 , 期间可以四处走动 , 留下第二份尿 , 查尿常规:尿蛋白3+ 。 然后又做了泌尿系统+肾静脉超声 , 提示胡桃夹阳性 。 就这样 , 小雨明确了尿蛋白的病因:直立性蛋白尿 , 胡桃夹综合征 。 直立性蛋白尿常见于青少年 , 直立的姿势时出现蛋白尿 , 卧位时蛋白尿消失 , 而胡桃夹综合征可以解释这种情况 。
主管医生告诉小雨妈妈:“小雨考虑为直立性蛋白尿 , 目前没有其他肾脏疾病的表现 , 血压正常 , 没有肾功能损伤 , 尿蛋白定量只有轻度升高 。 可以回家观察 , 注意休息避免感染 , 定期门诊复查就可以了 。 ”听了医生的话 , 小雨妈妈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 安心的领着小雨出院了 。
什么是直立性蛋白尿?
直立性蛋白尿多见于瘦长体型、身高增长迅速的学龄期或青春期儿童 , 是由于人体直立位引发肾内血液动力学变化 , 而导致蛋白尿 , 属于一种生理现象 。 在站立位时 , 脊柱时前凸 , 肾脏角度改变 , 腹腔压力增高 , 可导致肾静脉血淤积 , 肾脏滤过屏障通透性增加 , 蛋白滤过增加 , 出现蛋白尿 。 这种蛋白尿仅出现于站立体位时 , 所以24小时蛋白定量常提示轻度蛋白尿 。 而且相当一部分患儿可伴有胡桃夹现象 。
什么是胡桃夹现象?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syndrome)也称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 左肾静脉走行经过腹部两条血管(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形似胡桃夹)中 。 在正常情况下 ,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约为45度~60度 , 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充填 , 使左肾静脉不致受到压挤 。 当小朋友体型过于瘦长或者近期生长迅速 , 两条血管的夹角过小 , 缺少脂肪组织的填充 , 左肾静脉受压 , 就可出现直立蛋白尿 。 此外 , 也可以仅仅表现为血尿(由于左肾静脉受压 , 肾脏静脉系统压力增大 , 小血管破裂 , 红细胞漏出导致)内等症状 , 或者伴有下腹痛、腰疼、乏力等表现 , 即胡桃夹综合征 。 肾静脉B超对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有重要的意义 。
直立性蛋白尿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