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两个人的公交车站( 四 )


凳子|两个人的公交车站
文章图片

3月6日 , 曾均先驾驶103路公交车行驶在娄底乡村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冰洁 摄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 医院门前的新星北路有一定的坡度 , 从医院往北再走100米 , 就是国道入口 , 这里算是娄底的城乡交界 , 车辆庞杂 , 车速飞快 。
情况很快汇报给公交公司高层 , 娄底市环城公司科员申莉萍见证了每一次开会讨论 , “大部分都是支持的 , 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 最主要的担忧还是在安全问题上 。 ”
天气越来越冷 , 这样的讨论没有持续多久 , 被汇报给公交总公司两天后 , 为陈新平母子单独设立一个临时公交停靠点的决策很快下达 。
娄底市公交公司带着做好的停车牌与交警会面 , 1月24日 , 阴雨天气 , 勘测了南北两个花坛的位置后 , 他们决定将牌子立在眼科医院大门外的花坛口 , 不必穿过车流密集的主车道 , 只需要跨过一条不到10米的辅路 , 不超过5分钟 , 陈新平就能到达站点 。 娄底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三中队队长张阔如建议 , “公交可以拐进辅路停靠 , 这样不影响后续车辆行进 , 辅路上的车车速较慢 , 只等陈新平母子两人 , 完全没有问题” 。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安全 , 这个站点只为陈新平母子停靠 。 陈新平从原来要跋涉400米的路程 , 到了仅仅10米 。
“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临时停靠点的公交站牌立在花坛的最外侧 , 简单朴素 , 没有搭雨棚 , 上面写着“关爱残疾人 , 让他们的生活不再阻‘爱’” 。
牌子设立当天 , 陈新平坐在她的板凳上等车 , 冲着对她驶来的103路公交车挥手 , 当天 , 曾均先听到陈新平说了太多次“谢谢” 。
“我会永远记在心里的” 。 陈新平没有念过书 , 不会讲普通话 , 她从电视上学的认字 , 买衣服要由人家带着 , 买菜用智能手机 , 在难得悠闲的上午 , 她会坐在家门口的阴影里刷小视频 , “能挣点钱 , 一天一两毛” 。
陈新平说 , 她出生时臀部长了瘤子 , 医生告诉她的母亲 , 如果割掉有可能会终身残疾 , 如果不割掉则会有脑瘫的风险 , 母亲最后选择让女儿拥有一个健全的大脑 , 切除了瘤子后 , 陈新平就再也没能站起来过 。
从记事起 , 父母便把一个小板凳塞到她手里 , 她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倚靠着板凳往前走 , 楼梯、水坑、泥地都是她行走的障碍 。 胸口、手臂、膝盖上 , 新伤叠着旧伤 , 大片的黑青布满她的皮肤 。
现在 , 陈新平已经像表面被磨得光滑的板凳一样适应了残疾的生活 , 她大概半年就要换一个板凳 。 她的丈夫有面部残疾 , 常年在外务工 , 大部分时候 , 这座连墙壁都没有被粉刷过的二层红砖小楼里只有他们母子二人 , 陈新平承担着几乎所有的家务劳动 , 一天喂两次鸡 , 给儿子洗澡 , 把衣服投进洗衣机之前 , 先用一只大盆涮洗一遍 。 但不是每一件家务陈新平都能胜任 , 她的腿脚难以应付需要频繁移动的劳作 , 家门口的一畦菜地是荒的 , 只有一撮过年时丈夫回来种下的蒜苗 , 家里墙壁结了蜘蛛网 , 还要村委会请人来帮忙清扫 。
因为过度劳动 , 她的手臂常年酸痛 , 两条腿使不上力气 , 但天气阴冷、换季时会觉得疼 。 每一次从公交站回来 , 陈新平都被耗尽一次 , 她得睡上一两个小时 , 才能起来给小宇做饭 。
危险也仍然蛰伏着 , 临时停车点设立在医院的一侧 , 这意味着她从家到医院 , 仍然需要横穿马路 , 常有车看不到她 , 最危险的一次 , 一辆急刹的面包车离她只有不到30厘米 。 新星北路有一定的坡度 , 娄底市公交出于安全考虑无法在医院对面同时设立一个公交站 , 曾均先建议她 , 去医院时往前再坐一站 , “六车道变成两车道 , 过马路能容易点 , 再搭上回来的公交 , 在临时停靠点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