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奇妙的中药,降血压血糖、退烧止痛、抗病毒、抗肿瘤、抗焦虑

一味奇妙的中药,降血压血糖、退烧止痛、抗病毒、抗肿瘤、抗焦虑

文章图片

一味奇妙的中药,降血压血糖、退烧止痛、抗病毒、抗肿瘤、抗焦虑

熟悉中医的人都知道 , 在医圣张仲景所传的一众方剂中 , 桂枝汤独占鳌头 , 而且仅《伤寒论》中 , 就有几十首方剂由桂枝汤衍生而出 , 也因此 , 桂枝汤成为名副其实的“群方之魁” 。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 桂枝汤的君药桂枝 , 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存在争议 。 其中最主要的 , 便是人们在《神农本草经》中并未找到桂枝这个名字 。 而且 , 自古以来 , “桂”这种植物 , 究竟是木犀科植物木犀 , 还是樟科植物肉桂 , 也是未曾明言 , 所以 , 桂枝究竟是什么中药 , 在汉唐时期依然是一笔糊涂账 。 而且 , 在唐代 , 桂才是桂类药物的主要名称 , 桂枝只是作为方名出现于《伤寒论》桂枝汤等小部分医方中 , 以桂枝为药名的记载更是寥寥无几[1

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招瑶之山 , 临乎西海 , 其上多桂”的记载 , 屈原在《九歌》中也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得句子 , 这里所说的“桂”究竟是桂枝的桂 , 还是桂花的桂 , 不得而知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名医别录》中单独列出的“桂” , 应当是桂枝的桂 , 而不是桂花的桂 。 桂花树在古代也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植物 , “吴刚伐桂”就是说的桂花树 , 但是桂花树作为药用 , 自《神农本草经》之后的千百年间 , 未曾专列 。 不过 , 在《本草纲目》中的“菌桂”条目中有这样一段话 , “丛生岩岭间 , 谓之岩桂 , 俗呼为木犀” , 并且菌桂条目下 , 还列有一项“木犀花” , 也就是说 , 李时珍已经把桂花树列为了《神农本草经》所载的“菌桂”范畴了 , 这让桂枝之桂与桂花之桂 , 更为扑朔迷离 。

桂枝的名字始见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 由于张仲景在关于桂枝的用药炮制中屡次写有“去皮”二字 , 这就是要求除去“栓皮” , 用它留有韧皮部的枝条入药 , 这让后世医家感到十分困惑 , 又加上《神农本草经》只记载了“牡桂”和“菌桂” , 《名医别录》记载了“牡桂”、“菌桂”和“桂” , 并无桂枝的名称 。 直到唐代的《新修本草》中提到“牡桂……一名肉桂 , 一名桂枝 , 一名桂心” , 但这也并未将桂枝究竟是什么中药解释清楚 。 但是 , 时至今日 , 有医者对此进行了考证 , 认为张仲景所用桂枝 ,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干及粗枝之皮 , 也就是现代所用的肉桂;而现代所用的桂枝 , 原名“柳桂” , 始载于宋代医学家陈承的《本草别说》[2

在《本草别说》中记载 , “今又有一种柳桂 , 及桂之嫩小枝条也 , 尤宜入治上焦药用也” , 功效主要集中在升散解表 , 这与现代桂枝的用法基本一致 , 这也让桂枝与肉桂这两种“一奶同胞”的中药从根本上得到了分化 。 宋代著名的伤寒学家许叔微在《伤寒发微论》中指出 , “仲景桂枝汤用桂枝者 , 盖取桂之枝梢细薄者尔” , 也就是说 , 许叔微也是赞同张仲景桂枝汤使用得桂枝是肉桂的嫩枝的 。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 , 很大程度上与宋代的理学兴起及受法象药理学的影响有关[3


虽然桂枝的古今药物基源可能存在争议 , 但是历代医家对桂枝的作用 , 却一直在努力探索 , 尤其是清代名医邹澍在《本经疏证》中提出的桂枝六大作用(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痰、补中) , 至今在临床中被广为传颂 。 但要说把桂枝的作用 , 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还是清代名医黄元御 , 他在《长沙药解》中对桂枝的作用分成了六组 , 堪称妙绝 , 第一组是“入肝家而行血分 , 走经络而达营郁”;第二组是“善解风邪 , 最调木气”;第三组是“升清阳脱陷 , 降浊阴冲逆”;第四组是“舒筋脉之急挛 , 利关节之壅阻”;第五组是“入肝胆而散遏抑 , 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 , 甚去湿寒”;第六组是“能止奔豚 , 更安惊悸” 。 不仅如此 , 黄元御对于桂枝的妙用 , 更是赞不绝口 , “凡润肝养血之药 , 一得桂枝 , 化阴滞而为阳和 , 滋培生气 , 畅遂荣华 , 非群药所能及也” 。
桂枝不仅仅是自身功效强悍 , 而且配伍也是颇为奇特 , 但凡用对了 , 也是指哪打哪、百发百中的存在 。 麻黄桂枝药对 , 加强发散风寒之力 , 可治疗风寒感冒、哮喘、咳嗽、肺炎、支气管炎、颜面水肿的肾炎、水湿痰多、泄泻;柴胡桂枝药对 , 可使少阳枢机通畅、表邪得解 , 可治疗胃溃疡、自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寐 , 经断前后诸证、经行发热、不孕症;茯苓桂枝药对 , 既能温化痰饮 , 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冠心病、支气管哮喘 , 又能健脾化痰、温阳利水 , 可治疗血瘀型慢性肾衰竭;白芍桂枝药对 , 既能调和营卫气血 , 可治疗因正虚感邪所致疾病 , 又能使脾阴得复、助脾阴布散 , 可治疗腹痛脾阴虚证 , 还能和营卫 , 可治疗寒热错杂型产后痹;附子桂枝药对 , 可增强温卫助阳之功 , 祛邪外出 , 布散津液 , 可治疗元阳耗损、寒邪闭阻所致的自汗、漏汗、顽固性湿疹、鼻炎、雷诺综合征、冠心?。 换栖喂鹬σ┒?, 既益气又行气 , 既生血又助血 , 可治疗痛性消渴痹?。 桓什莨鹬σ┒?, 既可辛甘化阳 , 胸阳得复 , 心悸自平 , 可治疗阳虚型心悸 , 又可阳通脉复 , 惊悸可定 , 可治疗因气虚血弱而导致胸闷憋气、气短 , 或因阳气不足所致心前区疼痛及脉结代的心悸、胸痹之证;桃仁桂枝药对 , 共奏泻热、化瘀、开结之效 , 可治疗下焦蓄血证[4


桂枝这味中药的作用不容小觑 , 无论是在古代 , 还是在现代 , 它都是一个十分强大的中药 。 而且 , 现代药理对于桂枝的研究 , 也是颇为深入 , 研究研究表明 , 桂枝具有解热、镇痛 , 镇静、抗惊厥 , 抗炎、抗过敏 , 抗菌、抗病毒 , 扩张外周血管、加速体温恢复、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 , 利尿等药理作用[5
。 除此之外 , 药理研究还发现 , 桂枝具有降糖、抗凝血、抗肿瘤 , 抗焦虑、降压、扩血管、神经保护等药理活性[6
。 不得不说 , 桂枝在当代 , 也是一味药理作用极其广泛的中药 , 而且 , 对于桂枝的研究 , 依然方兴未艾 。 单从药理研究来看 , 桂枝在退烧、止痛、抗菌消炎、降血压、降血糖、抗病毒、抗惊厥、抗肿瘤、抗焦虑、抗凝血、抗过敏等方面的作用 , 堪称强大 , 不过 , 对于它是否可以用于免疫调节、降血脂等方面 ,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虽然 , 目前来说 , 《药典》主要只收录了桂枝“发汗解肌 , 温通经脉 , 助阳化气 , 平冲降气”四大主要作用 , 但是随着临床医家的广泛研究 , 发现桂枝的妙用别有洞天 。 桂枝既能解肌发汗 , 又能散寒去寒、温阳暖经 , 外可以直达皮毛肌肤、四肢百骸 , 内可以温煦五脏六腑 , 真的是“非群药所能及” , 诚如清代名医邹澍感叹道 , 桂枝“功之最大 , 施之最广” , 若不能物尽其用 , 那还真是颇为遗憾 。 有医者研究表明 , 桂枝具有“解肌和表 , 通阳散痹 , 化气利水 , 补虚和营 , 扶阳补阳 , 活血行瘀 , 下气平冲 , 温化痰饮”等八大作用[7
。 总体来说 , 《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的桂枝 , 有可能并不是现代使用的桂枝 , 也有可能是现代使用的肉桂 ,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 , 如果将桂枝汤及其系列方中的桂枝换成肉桂 , 再进行药理研究 , 说不定又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 对于桂枝这味奇妙的中药 , 虽然“神通广大” , 但由于它的药性辛温容易助热 , 所以 , 如果应用不当 , 就会有“伤阴、动血之虞” , 所以 , 对于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等疾病的治疗中 , 不宜使用桂枝 。
参考文献
[1
赵艺涵 , 屈会化 , 赵琰.宋以前《伤寒论》中“桂枝”名实考[J
.环球中医药 , 2016 , 9(8):957-960.
[2
柴瑞霁.桂枝古今名实考[J
.中药通报 , 1988 , 13(10):7-8+61.
[3
许利平 , 杨涛.桂枝古今名实发微[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2 , 8(3):64+27.
[4
张名奇 , 朱林平.桂枝的量效与配伍关系研究[J
.河北中医 , 2021 , 43(9):1571-1574.
[5
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6
朱华 , 秦丽 , 杜沛霖 , 等.桂枝药理活性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2017 , 26(22):61-65.
[7
李薇薇 , 徐羽 , 刘磊 , 等.桂枝临床应用八法[J
.西部中医药 , 2022 , 35(6):41-44.
【一味奇妙的中药,降血压血糖、退烧止痛、抗病毒、抗肿瘤、抗焦虑】【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 , 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