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中医养生治未病 邓老名方有传承

名方|中医养生治未病 邓老名方有传承
文章图片

邓铁涛教授
名方|中医养生治未病 邓老名方有传承
文章图片

邓老清冠饮
名方|中医养生治未病 邓老名方有传承
文章图片

邓铁涛教授对防治非典的精辟看法
文/谭铮 图/受访者供图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 。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 传承中医 , 弘扬国粹 , 我们任重而道远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 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
中医有句格言:“上工治未病 。 ”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 它包括未病先防 , 已病早治 , 重点在于防病 。 国医大师邓铁涛指出 , 未来医学必将把养生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 中医的养生术、导引术既能防病又能治病 。
2003年 , 中医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立下大功 。 19年过去 , 在大家齐心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今天 , 重温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抗击非典的经验 , 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在于辨证论治
2003年 , 非典型肺炎汹汹来袭 , 作为一种全新的疾病 , 为20世纪以前所未见 。 面对摆在中西医面前的新难题 , 中医不能袖手旁观 。 邓铁涛教授认为对病毒性疾病的攻克 , 中医自有其优势 。
他指出 , 国家“七五”攻关科研项目——流行性出血热之研究亦显示了中医在治疗急性热性传染病的成果:此病西医同辨为病毒性疾病 , 按西医理论 , 病原相同 , 治法必同;但中医治疗如果两者对换 , 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 所以病原体只能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据之一 , 诊治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 。
中医辨证论治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 , 而在于病原体进入人体 , 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以辨证论治 , 这些辨证论治的理论及方法历传两千多年 , 的确是战胜“非典”的武器库 。
调护患者的正气
世人多不理解为什么中医没有细菌学说 , 却能治疗传染病 , 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因为中医走的是另一条道路 。
中医虽无细菌学说 , 但细菌早已被概括于“邪气”之中 。 吴又可的戾气、厉气、杂气学说 , 已非常接近对微生物的认识 , 惜明代无光学上的成就 , 致未能进一步发展 。 但温病的病原说发展到吴瑭 , 却使中医理论从另一角度认识发热性传染性及流行性疾病 , 提出独特的温病的病因理论 。 这一理论 , 今天看来科学性极高 , 足以破解中医虽无细菌学说 , 仍然能治疗急性传染病之道理所在 。
吴氏之病原说为:①岁气、年时(气候与环境因素)﹔②藏精、冬伤于寒(人体内在因素);③戾气、时行之气(致病物质) 。 气候环境——致病物质活跃 , 发病的变化——正气不足以拒邪 。 这样的病原说比之只重视病原体的现代医学理论似略胜一筹 。
我们的治疗不再一直只知与病毒对抗 , 而是既注意祛邪 , 更注意调护患者的正气 , 并使邪有出路 。 正如叶天士所说 , 或透风于热外 , 或渗湿于热下 , 不与热相结 , 势必孤矣 。
增强正气后邪可拒
中医注意祛邪或透邪 , 不是杀病毒 。 所谓祛邪 , 叶天士认为可以汗解 , 也可以从小便去 , 而仲景早就有三承气汤之法以祛邪 , 吴鞠通又将三承气汤扩而广之 , 还有杨粟山升降散之法 , 可谓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