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支架集采一年,新的“紧箍咒”来了( 三 )


这也意味着 , 无论是支架、药物球囊还是生物可吸收支架 , 在未来的使用中 , 都会受到更加严格限制 。
而这些都将对医生的临床诊疗行为带来巨大的冲击 。
事实上 , 胡大一曾多次公开吐槽临床医生推荐做支架的标准不合理的问题 。 临床实践中 , 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即是重度狭窄 , 超过这个数值医生通常就会推荐做支架了 。 甚至有的患者都没有出现症状 。
近日 , 胡大一在个人公号上又一次公开提醒公众:支架不能预防心肌梗死 。 “说什么狭窄超过70%就要放支架 , 不放支架随时猝死 , 随时心梗 , 这是诱导患者过度(使用)支架的非常荒唐、不靠谱的言论” 。
他指出 , 血管闭合就一定要做支架 。 首先要看闭合的血管是在“树根”还是在“树梢” , 如果是“树梢”上根本不需要处理 。 也就是说 , 血管闭塞发生的位置不主要、症状不明显 , 药物控制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 那就根本不用做做支架 。
甚至有一些还可以形成“侧支循环” , 也就是有的血管狭窄的时间长了 , 其他侧支血管“伸出援手” , 形成了新的通路 。
支架本身也有产生血栓 , 放得越多风险越大 。 如果用药物就可以使病情稳定 , 更是不应该贸然做支架 。
与之类似 , 人工关节也是利益输送的重灾区 。 单个髋关节的回扣甚至可以高达9000元 , 曾经是医院、医生收入的重要补充来源 。
有支架集采的前车之鉴 , 髋关节、膝关节集采不仅降价温和 , 严格的操作规范也更早出台 。 而在此之前 , 遭遇集采的美敦力、微创等国内外龙头企业 , 都已经开始在机器人、运动医学等领域发力 。
未来骨科诊疗生态又将走向何方?支架、关节更加合理 , 也意味着 , 一部分患者不能接受相关手术 , 他们能正确理解并接受吗?
【胡大一|支架集采一年,新的“紧箍咒”来了】更多答案 , 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给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