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毒、疫点消杀……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 , 一群虽然不在临床一线 , 但每天都直面病毒拼力“交战”的“隐秘战士” , 用自己的全部力量 , 日夜奋战 , 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健康 。 他们就是吕梁市离石区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和检测人员 。 离石区疾控中心主任助理、免疫规划科科长李建军就是其中的一员 , 作为一名疾控卫士 , 他用信念书写忠诚 , 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 , 冲锋陷阵在战疫最前线 , 为人民群众坚守着第一道健康防线 。
文章图片
“抗击疫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 就是早发现、早隔离 , 争分夺秒切断传染源 。 ”离石区疾控中心流调组组长李建军表示 , 疫情发生后 , 流行病学调查是一项与时间、病毒赛跑的工作 , 越早越准确地发现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 并及时隔离和诊断 , 才能更好地保护普通人群 , 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社区层面传播 。
文章图片
据介绍 , 为了最快地做好流调 , 接到病例报告后 , 流调组的“福尔摩斯”立即出发进行调查 , 为了和时间赛跑 , 中心流调组充分利用关口前移的优势 , 市区医院一接收到病例信息 , 流调组即刻出发 , 往往在病人刚刚入院 , 流调组就开始询问调查 , 在第一时间 , 为疫情防控掌握第一手资料 , 为更有效的防控赢得更多的时间 。 “整个过程 , 就是在跟病毒赛跑、抢时间 。 ”李建军说 。
“流调 , 就是以小博大 , 多问一句话 , 也许就能多保护几十个人”流调组组长李建军在全区防控技术培训会上这样说道 。
文章图片
每一次的流行病学调查 , 中心流调组人员要从病例来源地、乘坐的交通工具、住宿的酒店一路追踪到落地离石 , 病例每一个停留的地方 , 事无巨细 , 每一个过程都不能疏忽;就诊前见过的所有人 , 亲戚朋友 , 甚至包括接待者、服务员、电梯共乘者 , 何时见的?距离多远?有没有防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遗漏 。 找出每一个密切接触者 , 就能够更多的保护健康人群 , 全面细致的调查 , 为降低扩散风险提供充分的保障 。 李建军告诉采访人员 , 要摸清楚一名病例过去一段时间去过哪 , 跟谁接触过等信息并不容易 , 流调队员要沿着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发现可能的传染源 , 这需要专业、敬业、职业精神 。
文章图片
流调完成后 , 防控方案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 , 离石区中心流调组将这个时间缩短到7小时 , 调查结束 , 无论昼夜 , 李建军与同事们快速回到中心 , 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 抽丝剥茧 , 顺藤摸瓜 , 将有用的信息、关键的环节汇总到流调报告中 , 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与区卫健局 , 完整准确的流调报告 , 为区疫情防控领导组进一步研判疫情 , 制定调整防控策略 , 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 为病例的早诊断、早治疗和密切接触者的早隔离、早管理赢得了时间 。
在这特殊的时期 , 李建军和同事们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没时间睡觉 。 累了 , 靠在椅子上歇一歇;饿了 , 吃上一碗方便面 , 困了 , 俯身在办公桌上小眯一会儿 , 却又被急促的电话铃吵醒 , 揉揉发红的双眼 , 甩甩发酸的胳膊 , 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他们是一群“工作狂” , 李建军更是同事们眼中的“拼命三郎”;他是全中心走得最迟、来得最早的那个;他总是霸占着办公楼最后的灯光 , 长长走廊里总有他忙碌的身影 。
- 日本平均寿命预期84岁?调查9万日本人饮食后发现:七多吃一少吃
- 人员|为“码”所困?
- |李燕,回归八点档女神,身材还是超火辣!
- 1000名百岁老人调查结果:长寿之人的共性,不是运动,或是这2点
- 诗仙李白曾经对鸡肉也是情有独钟|照烧鸡腿饭的做法,不容辜负,这样做的鸡腿肉更鲜美
- 饮食|节气养生:如何赶跑“春困”?
- 60岁李叔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2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 李大爷是一名忠实的花生爱好者|花生是“长寿果”,熟吃好还是生吃好?吃花生常见2误区,别踩坑
- 素食|60岁李叔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2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 李先生|"绊住"神经!切肿瘤+保功能,"小李飞刀"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