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英|春季水肿高发,别让飞絮过敏来背锅!警惕这种罕见病

本报讯 杭州街头的梧桐、杨树蠢蠢欲动 , 飘絮季节如期而至 , 这也是过敏性皮炎、皮肤红肿的高发时节 。 近期 , 杭州各大医院的过敏科门诊量剧增 。
“发生过敏、水肿反复‘纠缠’ , 常规治疗用药不见效等情况 , 可能不是单纯的过敏性疾病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科副主任汪慧英教授提醒 , 此时需要警惕一种易误诊误治的罕见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简称HAE) 。
伪装在“面具”之下的凶险疾病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善于“伪装” , 有的患者表现为皮肤水肿 , 常被误诊为过敏;有的患者表现为腹痛 , 易被误诊为肠胃炎、阑尾炎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曹倩教授介绍:“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如果累及消化系统 , 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 , 有时还伴有腹泻和便秘 , 这些症状与消化道的急腹症极易混淆 。 但是 , 当出现病程时间较长、反复发作 , 同时 , 还出现其他部位如皮肤、黏膜水肿 , 胸闷气急、上呼吸道受累等症状 , 就要警惕HAE的可能 。 ”

【汪慧英|春季水肿高发,别让飞絮过敏来背锅!警惕这种罕见病】更为可怕的是 , 尽管全球患病率仅为五万分之一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却具有“致命之危” 。 据统计 , 我国有58.9%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发生过喉头水肿 , 这一过程有时进展非常迅速 , 若抢救不及时 , 4.6小时即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 , 最高致死率可达40% 。
“识破”HAE , “狙击”罕见水肿
在中国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诊断率预计不足5% , 患者从发病到明确诊断 , 平均需要13年之久 。 汪慧英教授强调:“一方面要加强HAE疾病的科普教育 , 提升公众认知;另一方面要加强临床医生 , 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中 , 积极开展HAE相关科室多学科诊疗合作 , 提升医生群体对于HAE的鉴别诊断能力 , 如血清学检查和基因检查 。 此外 , 还要重点关注患者家史、追踪患者的诊治进展 。 ”
如今 , “识破”HAE , “狙击”罕见水肿并非难事 。
对于高度怀疑HAE的患者 , 可通过补体C4检测进行初步筛查 , 再进行C1酯酶抑制物(C1-INH)水平检测 , 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 。 目前 , 省内已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C1-INH检测项目 , 具备完善的HAE疾病诊治条件 。
对于HAE确诊患者 , 汪慧英教授建议:“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急性发作需要有医生指导 , 尽快赶到急诊 , 尽快用药治疗 。 为应对急性水肿的发作风险 , 所有HAE患者身边常备至少两次应急治疗药物 , 及时减轻痛苦 。 ”
让“希望之钥”更加可及
HAE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疾病的完全控制和患者生活的正常化 , 意味着零发作 。
“令人欣喜的是 , 我国已经引入针对HAE长期预防治疗和应对急性发作的创新药物 。 ”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谢俊明教授介绍 , 拉那利尤单抗是全球唯一针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预防治疗的药物 , 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水肿反复发作次数 , 预防致命性窒息 。 此外 , 用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急性发作的治疗药物——醋酸艾替班特 , 已于日前被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落地执行 。
“近年来 , 国家高度关注罕见疾病和患者群体 , 很多罕见病治疗药物 , 特别是高值罕见病用药纳入国家医保 , 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拥有了重获健康生活的希望 。 HAE患者应急用药纳入国家医保 , 切实解决了患者群体迫切的治疗需求 。 ”谢俊明教授认为 , 接下来要重点解决药物的医保落地 , 保障专业治疗HAE的医院、综合性医院能够常备HAE急性发作治疗药物 , 真正变成医生手中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