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长期存在误解、陪读老师入校被拒…孤独症孩子入学难怎么破?( 二 )


6岁的圆圆进入普校的第一天便被发现不对劲 。 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卫生间 , 他被马桶冲水的声音吸引 , 不愿出去 。 圆圆妈妈如实告知情况后 , 老师问孩子是不是应该去特殊学校 。 圆圆妈妈坚持要留在普校 , 双方商量后决定让孩子缓读一年 。
小君爸爸选择在班群里公开孩子的身份源于一次肢体冲突 。 那时 , 小君在天津的一所普校读二年级 。 一次 , 他去拿同学的文具 , 遭到了拒绝 , 小君坚持 , 两人争执 , 继而发生了推搡 , 同学的家长很快知道了此事 。 考虑到继续隐瞒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多风险 , 而公开也可能会面临能否继续就学的问题 , 权衡再三 , 小君爸爸决定说明孩子的情况 。 后来 , 他发现儿子愈发不爱去学校 , 便申请了休学 。
“最大的障碍其实是观念 。 ”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的邓猛教授认为 , 孤独症孩子进入普校时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 社会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偏见和误解 。 “不少人认为孤独症孩子会表现出打人等进攻性行为 , 其实那是少数 。 ”
“影子老师”
迈过了被普校接收的第一道门槛 , “西西们”接下来要面临的是 , 如何在学校持续就读 , 并至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
在政府文件里 , 西西这样的孩子在普校就读被称为随班就读 。 2017年 ,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 明确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 , 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 , 2018-2020年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数量就分别占当年特殊学生在校生总数的49.41%、49.15%、49.47% 。
而当“西西们”就读于普校后 , 是否需要陪读也成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一场博弈 。 缓读一年后 , 圆圆重新入学 , 校方提出由一名家长陪读 。 原本以为只是陪着孩子适应一下 , 圆圆妈妈没有想到 , 一陪就是3年半 。 期间 , 她与校方就撤出陪读的问题至少进行了6次谈判 , 屡次失败 。
“学校一直认为自己的软件和硬件不达标 , 对孩子照顾不到 , 以及孩子可能有潜在的危险性 。 ”圆圆妈妈认为 , 校方夸大了这种危险性 , 就她的观察 , 圆圆很好地适应了上学环境 , 没有情绪问题 , 不会干扰课堂纪律 , 也不会影响同学和老师 。 甚至在二年级下学期的一个半月里 , 因疫情不允许家长进校期间 , 圆圆曾独立上学 。
直到四年级上学期结束的最后一次谈判 , 圆圆妈妈态度强硬 , 列举了多条孩子不需要陪读的理由 , 坚决要求撤出 。
在她看来 , 孤独症孩子最缺的是社会参照 , 他们需要同伴和专业老师的支持 , 而非家长的陪读 。 这样才能让孩子更独立 , 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 让孩子心里感受到自己是普通的 。
教育|长期存在误解、陪读老师入校被拒…孤独症孩子入学难怎么破?
文章图片

圆圆的画 。 受访者供图
邓猛将家长陪读看作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 他认为 , 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公益性的特点 , 是学校将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家长 。 任何一个家长进入学校 , 即使什么也不干 , 只是坐在教室里 , 也会改变课堂教学生态 , 对老师和孩子们都不公平 , 是对学校教学生态的一种冲击 。 而家长陪读意味着要放弃工作 , 又给孤独症孩子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 。
邓猛认为 , 孤独症孩子刚进入学校的适应期可以适当陪读 , 但要逐渐减少 , 逐步撤出 。 对于陪读的人选 , 他提议最好不要是父母 , 可以发挥家长组织的作用 , 也可以请“影子老师”或其他受过相关培训的专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