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心|异种器官移植临床成功离我们有多远?

【猪心|异种器官移植临床成功离我们有多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 ,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6日发布《中国人体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专家共识》 , 明确对于异种器官移植 , 应本着“鼓励研究、审慎发展”的态度 , 科学评价研究进展、清醒认知相关风险 。 此前 ,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科技伦理原则和治理要求、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等方面内容 , 也为异种器官移植、基因编辑等科技伦理治理明确了界限 。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3月初发布消息称 , 在该中心接受猪心脏移植的57岁患者大卫·贝内特(David Bennett)在术后两个月死亡 。
对此 , 相关部门和权威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独家专访时表示 , 异种移植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索意义 , 但从动物实验跨越到临床成功 , 路途还非常遥远 。 现阶段 , 异种移植面临科技水平、社会伦理、法律问题等诸多严峻挑战 , 特别是存在跨物种感染导致灾难性后果等重大安全隐患 , 因而需要在世卫组织(WHO)制定的伦理框架下 , 严谨审慎确定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 , 谨防其沦为学术或资本炒作的噱头 。
“猪心猪肾异种移植”趋热源于供体严重短缺
《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贝内特于1月7日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接受经基因改造猪心脏的移植手术 , 是全球首例将猪来源心脏移植到人类受体的手术 。 术中使用的猪 , 被“敲除”了三个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 , 以及一个预防植入人体的猪心脏组织过度成长的基因 。
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称 , 在术后几周 , 贝内特体内的移植心脏运转良好 , 未出现排异反应迹象 。 他与家人一起生活 , 接受了帮助恢复体力的物理治疗 。 该中心教授、心脏异种移植项目主任穆罕默德·毛希丁表示 , 研究人员通过贝内特的手术获得了宝贵信息 , 并计划在未来继续进行相关临床试验 。 遗憾的是 , 移植术后约两个月 , 贝内特不幸死亡 , 但死因迄今尚未公布 。
“从公开信息看出 , 受者贝内特患有终末期心脏病 , 已失去接受常规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资格 。 ”国际异种移植协会(IXA)常委、四川省医科院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邓绍平认为 , 尽管患者术后两个月去世 , 但此次手术仍具有一定意义 , 为异种移植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
其实 , 在猪心移植前 , 研究人员已开展猪肾移植手术 。 “美国纽约大学2021年相继完成2例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给脑死亡患者的手术 , 术后无超急性排异反应 , 并正常‘工作’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移植研究所教授陈忠华介绍 , 今年1月20日 , 美国器官移植杂志(AJT)发表首例肾异种移植手术论文称 , 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开始产生尿液 。 “这两例猪肾移植的受体都是脑死亡患者而非等待移植的病人 , 两次实验并未完全将猪肾植入人体 , 而是采用医学上常用的‘载体灌流技术’ , 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床试验 。 ”
异种移植趋热 , 凸显供体严重短缺、器官移植费用高昂等全球性问题 。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说 , 近年来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器官移植大国 , 仅次于美国 。 中美两个移植大国年均新增器官衰竭患者数量分别约为30万和12万 , 但分别仅有不到2万和4万可获器官移植 , 巨大的供需缺口使数十万器官衰竭患者在等待供体中离世 。
“猪心、猪肾等器官大小与人相似 , 有可能发挥类似的功能替代作用 , 且猪是经济型可量产动物 , 是理想的器官供体来源 。 ”曾成功将基因修饰猪的肝、心、肾在藏酋猴身上移植并使受体存活26天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教授窦科峰表示 , 若将基因编辑过的通用型无菌动物器官成功移植给人类 , 异种移植或将成为平衡人体器官移植供需的一道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