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5.6亿人感染过的幽门螺旋杆菌,也被生意盯上了( 二 )


文章图片

如果把胃癌的演变过程比作一列开往悬崖的高速行驶列车 ,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一定是最佳的列车助燃剂 。 反之 , 在上述任何环节 , 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予以积极治疗 , 就像给列车按下了制动键 , 可有效地降低胃癌发病风险 。
今年年初 ,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的“致癌物点名” , 使得幽门螺旋杆菌一时间频繁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 防治或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公司 , 也受此影响 , 在二级市场表现得异常活跃 。
A股中 , 多家涉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治疗、预防领域的概念股 , 年初后均大涨 。 除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公司外 , 国投中鲁、均瑶健康、科拓生物等涉足“抗幽”益生菌产品研发的食品饮料企业 , 也位列其中 。
结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及益生菌市场规模 , “抗幽”产业似乎前景广阔 , 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企业推出“清幽菌”“抗幽菌”类产品 。
但在医学界专家和益生菌领域专家看来 , 目前益生菌在幽门螺旋杆菌临床治疗中更多起到辅助作用 , 在根除率方面的作用不是太大 , “抗幽”益生菌产业前景和商业价值可能并没有股票二级市场预想的那么大 。
02
擦边球
沪深交易所投资者互动平台上 ,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提问很多 , 不少家上市公司对此作出回应 。 根据相关回复情况来看 , 这些公司业务涉及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药物和检测两个方面 。
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及治疗技术上 , 实际上已经非常成熟 。
在检测上 , 有粪便测试、血清测试、C-13或C-14尿素呼气测试等等方法 , A股中不乏上市公司有相关检测产品 。
检测|5.6亿人感染过的幽门螺旋杆菌,也被生意盯上了
文章图片

C-13尿素呼气测试
在治疗上 , 国内市场中已获批上市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药物就有近600种 , 并且治疗手段也并不复杂 , 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其他抗生素的三联疗法和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两种 。 受益上涨的公司中 , 亚太药业、奥赛康等等 , 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药物 。
年初以来 , 幽门螺旋杆菌概念指数持续走高 , 科拓生物、亚太药业、均瑶健康、济民医疗等公司 , 都出现了不同次数的涨停 。
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 中国高感染率意味着治疗和筛查市场空间巨大 。 这也是引发资本市场亢奋的主要原因 。
除了本身做检测和治疗的公司以外 , 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蹭热点”现象 。
阿斌告诉南风窗采访人员 , 在网购平台上 , 他发现了很多支不同品牌标注着“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牙膏、漱口水等产品 , 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
在调查中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这些产品大多宣称可抑制、预防甚至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 一些产品还打出了“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效灭杀99%”“根源灭幽门”“全家适用 , 无效可退”等宣传字眼 。
检测|5.6亿人感染过的幽门螺旋杆菌,也被生意盯上了
文章图片

购物平台上大量的“抗幽门螺旋杆菌”产品
从销售数量来看 , 这些牙膏及漱口水的销量不少家都达到了10万支以上 , 可算得上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了 。 评论中也能看到许多买家对牙膏的功效寄予厚望:“希望有用 , 别传染老婆和孩子 。 ”
这些牙膏普遍标示着“械字号”“医用级” , 但根据新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 牙膏只能按照“妆字号”备案 , 即参照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 , 不应该存在按照医疗器械来备案的所谓“械字号”牙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