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重度“强迫症”生活是怎样的?

胃酸|重度“强迫症”生活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胃酸|重度“强迫症”生活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胃酸|重度“强迫症”生活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你试过以一种极度规整的方式生活吗?
7:00 起床
7:15 熨烫床铺
7:20 洗澡
7:40 整理浴室
8:15 出门
8:22 刚好经过红绿灯
9:00 到达单位
衣服要按照颜色分类 , 床铺用品都要洁白 , 时刻折叠整齐 。

【胃酸|重度“强迫症”生活是怎样的?】每件物品都要摆正 , 食物残渣立刻清理 。
说了要几点出门就要几点出门 , 就算提前准备好 , 站在门前数秒 , 也绝不提前出发 。
这几段场景出自一部喜剧电影——《温暖的抱抱》 。
最重要的是 , 以上这些并不只是简单的个人习惯和偏好 , 而是一个人想要活下去就不得不精密执行的步骤和计划 。

男主鲍抱 , 一位强迫症患者 , 一直过着前面提到的那种“规律生活” 。
当然 , 规律是更好听的讲法 , 其实用僵化来形容更为妥帖 。
每天在固定时间起床 , 固定时间睡觉 , 固定时间通过固定的红绿灯 , 甚至在固定时间放屁......
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 , 鲍抱严苛地执行着自己制定的每个计划 , 不容许任何意外出现 。
他的生活僵化刻板、灰暗死沉 。

不是没试过改变 , 但每次东西没摆对、时间没整好 , 鲍抱就感觉“很不对” , 焦虑得不行 , 只有把事情老老实实地按照计划完成 , 才算是舒服了 。
强迫症
随着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的发展 ,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第五版 , 强迫症是指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 。
首先 , 强迫思维的本质是一些反复的、不请自来且无法控制的侵入式想法或者冲动 , 往往会引起个体的焦虑或者痛苦 。
一个人越想努力摆脱它们 , 这些想法或者冲动就会变得越强烈 。

而强迫行为则是一些个体为压抑或者摆脱这些想法而重复做出的行为(例如 , 洗手、排序、核对)或者精神活动(例如 , 祈祷、反复默诵字词) 。
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 , 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 , 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件或情况 。
然而 , 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与所意图中和或预防的事件或情况缺乏现实的连接 , 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
因此 , 如何判断自己如频繁洗手或者整理物品的行为算不算是强迫症 , 关键在于它们对你带来的焦虑和痛苦程度 。
无论是强迫思维还是行为 , 都是相对耗时的 , 且常常会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感觉 , 同时也会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和影响 。
日常生活中 , 我们正常的担忧大多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及精力 , 更不会带来强烈的痛苦感 , 所以这些并不会被归为强迫症的范畴 。
举个例子 , 如果出于对疫情的担心 , 洗手时会比往常更仔细 , 时间更久一点 , 这并不算强迫症 , 但是如果在洗手时有自己的特定步骤 , 比如数数123或者重复多次后还觉得没洗干净 , 再或者花费了自己大量时间且影响了生活质量 , 那就很有可能是强迫症了 。
强迫症具体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 , 多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等均有关系 , 尤其与患者的个性特点紧密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