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新网评:很多国家都“躺平”了,我们为何还“动态清零”?

这两天 , “动态清零”是大家经常听到的高频词 , 其内涵就是在快速、精准的防控中 , 用最低社会成本和最短时间控制疫情 。
3月以来的这波奥密克戎疫情已经波及30省份 , 上海疫情已连续多日单日新增感染人数超两万 。
互联网上 , 防控中的生活困难 , 隔离中的焦虑心理 , 抗疫中的感人故事充斥着舆论场 , 大家心情复杂 , 甚至开始质疑:很多国家都“躺平”了 , 我们为何还在咬牙坚持?
那么 , “动态清零” , 我们到底在坚持什么?与大道理相比 , 直观的数字可能更有冲击力 。
第一 , 欧美“躺平”是抗疫失利的无奈“弃疗” 。
在今年2月宣布“与新冠共存”的英国 , 目前约每13人中就有1人确诊;在进入商场已无需戴口罩的德国 , 确诊数已超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 已有超13万人死亡 。 如果以这样的数据说服自己“躺平” , 两年来 , 我们坚持的意义在哪里?
第二 , 中国“躺平”的后果远比你想象的严重 。
最近知乎上有个高赞的文章 , 一位在隔离中的医学博主 , 按照奥密克戎在境外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计算出 , 如果放任奥密克戎在中国流行可能面临的巨大代价 。 大家想想 , 在14亿人口 , 且有庞大老龄人口的国家 , 一旦放弃抵抗 , 我们将面临多少家庭的悲剧?多少不可承受之痛?
第三 , 别再把奥密克戎轻描淡写成“大号流感” 。
如今我们咬紧牙关鏖战疫情 , 正是因为奥密克戎传播力太强了 。 以纽约为例 , 据报道 , 德尔塔传播时期 , 纽约每日新增病例的最高峰约5000例 , 奥密克戎传播 , 则突破4万例 。 纽约约800万人 , 而中国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有18个 , 超500万人的城市有91个 。 如果在医疗资源充裕的上海都无法战胜奥密克戎 , 换成二三四线城市 , 换成广袤的农村 , 14亿人的中国会面临什么?
抗疫两年来 , 我们之所以能生活在世界上最安全的环境中 , 基于“生命至上”而制定的防控策略功不可没 , 它让我们在人均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 , 依然换来了绝大多数人正常的工作生活 。
这来之不易 , 决不能前功尽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传播|中新网评:很多国家都“躺平”了,我们为何还“动态清零”?】_原题中新网评:很多国家都“躺平”了 , 我们为何还“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