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疫情期间,如何守护心理健康( 三 )


但在疫情中经历重大心理创伤事件的个体 , 比如亲人亡故且与疫情有关 , 或近期网络出现的个别案例 , 就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理创伤 , 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 这时 , 简单的自我调整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 建议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 从社会层面来看 , 上海疫情到目前为止 , 对社会心理应该不会产生显著的远期负面影响 。
当然 , 这离不开市民的自我努力、自我调适和相关心理卫生机构的协助 。
大江东:上海仍有很多小区在封控中 , 在心理调适上 , 您对封控区的市民有什么建议?
王 振:小区封控和前面讲到的校园封闭有相似之处 , 认识自己的情绪 ,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适当的室内运动同样是有必要的 。 如果要给更多建议 , 首先就是更加合理的使用手机 。 智能手机是一个双刃剑 , 特别是一些软件在获取个人阅读习惯后 , 会不断推送个人偏好的信息 。 当一个人只看到一类观点的信息时 , 比如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 , 他获得的信息可能就会偏颇 , 从而影响判断 。
其次是微信群等 , 一些未被证实的传闻在微信群聊中热传 , 张三发一个 , 李四看到了也发一个类似的 , 话题越来越集中 , 如果传闻涉及大家生活 , 就容易造成群体性恐慌、感应性恐慌 。
建议市民朋友控制手机使用时间 , 尤其是刷疫情相关新闻的时间 。 可以设置一个时间限制 , 不要超过多少小时 , 阅读的话题不要过于集中 , 否则看到的都是一些重复或相似信息 , 会强化焦虑情绪 。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 , 要保持甚至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 。 当同事、邻居、社区需要帮助时 , 看看自己能够做什么 。 帮助别人 , 心里会有获得感 , “我为人人 , 人人为我” 。
举个例子 , 有人家里囤了十袋面 , 可没盐了;邻居家有十罐盐 , 而面没了 , 大家可以互相补充 。 网上流传的有人分享自己家的一箱可乐 , 邻居们纷纷拿自家物品来交换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 交换了物资也愉悦了心情 。 市民的互助、社区里的互助 , 会让大家有获得感、成就感 , 对个人心理健康非常有帮助 , 也让小社区的氛围越来越好 , 进而让整个社会层面的情绪变好 。
要特别提醒的是 , 市民遇到现实困难 , 要学会求助 , 学会寻找更多和社会链接的机会 。 有的人只瞄准一个途径 , 遇到困难 , 就只给物业打电话 , 或者就盯着家里的孩子问 , 但封控情况下 , 得不到回应、得不到解决 , 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拓宽自己和社会的链接 , 邻居可以问一问 , 或者志愿者来也可以问一问 , 也许就能获得信息呢?
当然不是说求助就一定会得到帮助 , 但不求助是肯定得不到帮助的 。 要摒弃一种“负性自动思维” , 在做什么事情之前认为“这样肯定不行的” , 不尝试怎么知道呢?试一试 , 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作者:巨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