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莓成就乡村振兴大文章——辽东学院成立19周年专题报道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2000年的元旦 , 还在外企工作的黄国辉教授受邀参观一家智利农场 , 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一种神奇的紫色水果 。
“智利人称之为浆果之王 , 大家觉得口感酸酸甜甜的 , 很爽口 。 后来智利又派专家来国内专门做了一场报告 , 详细介绍了蓝莓对营养、视力各种益处 。 我们也才了解到这个小浆果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 是世界公认的最佳护眼水果之一 , 有预防癌症、提高免疫力、抗衰老和提高记忆里的功能 。 在北美和欧洲非常畅销 。 ”黄国辉回忆 。
无巧不成书的是 , 蓝莓种植需要酸性土壤 , 而他的家乡辽宁丹东就有十分丰富的酸性土壤资源 。
如果能把蓝莓带回家乡 , 或许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支柱性特色产业 , 把丹东建设成为中国蓝莓的核心产区 。
但是困难也显而易见 , 中国蓝莓种植起步晚 , 产业化晚 。 主栽品种基本上来源国外 , 新品种创新以及栽培技术方面都相对落后 。 蓝莓平均单产只有全球的1/3 , 是世界最高产量国家智利的1/5 。 栽培技术落后导致产量和品质低下 , 竞争力比较差 。
到底要不要选择这条崎岖不平的路?
小蓝莓成就乡村振兴大文章——辽东学院成立19周年专题报道
文章图片
(辽东学院农学院院长黄国辉)
千里马遇到伯乐
位于辽东地区的丹东处在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 , 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 , 是中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 , 丰富的雨水资源为其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因此丹东也素有“北国江南”的美称 。
发轫于1912年私立安东三育国民高等学校(园艺学校)的辽东学院 , 是东北地区少有的全学科的大学 。 农学、医学等学科门类非常齐全 。
辽东学校党委书记李文秀介绍 , 学校始终将国家战略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 积极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通过发挥学科优势 , 打通科研、农户和企业的联系 , 增强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
关键时刻 , 辽东学院投巨资为黄国辉团队建立了温室 , 引进了几十个蓝莓品种 , 配备了相应的科研团队 , 并且专门成立了辽东学院的小浆果研究所 。
黄国辉回忆称:“项目刚刚开始时 , 学院积极支持小浆果发展方向 , 助力小浆果变成大产业 , 还将蓝莓种植项目上报了辽宁省教育厅和辽宁省重点支持和扶持专业 。 ”
黄国辉提出将园艺专业果树学科下的小浆果栽培技术作为辽东学院的特色课程的设想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
小蓝莓成就乡村振兴大文章——辽东学院成立19周年专题报道
文章图片
(辽东学院)
经过12年时间 , 成千上万次的尝试 , 蓝莓落户丹东的种植技术的逐渐成熟 。 辽东学院获批建立了辽宁省的蓝莓新品种选育和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 , 以及辽宁省教育厅的辽东地区蓝莓产业这个创新协同创新中心 。
辽东学院每年投入百万资金 , 引入各种人才 , 为黄国辉的科研团队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科研环境 , 学校从实验室的建立到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教育厅的系统创新中心的建立 , 都在无条件的为黄国辉及其团队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
辽东学院还引进了很多的硕士和博士 , 来加强学院的的科研力量 。 目前 , 小浆果科研方向的相关的教师加到一起有14人 , 其中六人有博士学位 。 辽东学院前后几任校长、书记也多次深入蓝莓实验示范基地 , 去了解科研人员的的需求 , 解决科研人员在科研、实验、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 协调科研人员和地方政府以及科技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