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第十三篇园林设计师冯卫东读圣贤之书,悟天地之道

园林设计师冯卫东读圣贤之书 , 悟天地之道 。 《黄帝内经》第十三篇《移精变气论》所揭示的人体奥秘 。
1.“岐伯曰 , 住古人居禽兽之间 , 动作以避寒 , 阴居以避暑 。 内无倦慕之累 , 外无伸官之形 , 此恬憺之世 , 邪不能深入也 。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活着怎样才能够少得病或者不得病 。 这里有几个做法:
第1个要运动 , 运动可以产生阳气 , 可以生热 , 可以避寒 。 第2 , 住在山洞里面 , 可以避免天气的高温高热 。 也就是说 , 在这样的天气要少运动 , 多静养 。 第3 , 没有忧虑、忧愁、眷恋 。 中医里面有句话叫做忧思伤脾肺 , 忧伤肺 , 思伤脾 。 第4 , 没有升官发财的想法 , 少了飞黄腾达的心愿 , 用现在的话来说 , 就是少了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 , 少了被领导提拔的欲望 , 闲情逸致 。 生下来就淡泊名利 , 因此呢 , 病就很难深入到体内 。 病治起来 , 往往通过祭祀的祝由科就能够解决问题 。 这和现实社会大相庭径 。
2.本文告诉我们上古、中古时期以及近世治病的不同点 。 上古时期治病是通过色和脉来治病 。 这是最合乎自然的诊断方法 , 由上古时期僦贷季祖师所创立 。 理色脉而通神明 , 色以应日 , 脉以映月 。 知色之变以应四时之脉 , 此上帝之所贵也 , 这也就是圣王之道 。 中古时期治病 , 通过口服汤液的办法 , 把体内的八种风邪五种麻痹都驱逐出去 。 如果再不好的话 , 就用药的根茎果花炖成汤液内服 , 在药的各部位互相协力之下发挥药力作用 , 使病邪受制而病愈 。 近世人治病通常不知道色脉 , 不以四季生长收藏之规律 , 不按日月之盈亏 , 不去细查病人的生活起居状况 , 使病情一再延误 。 然后呢 , 用针灸治其外 , 用汤药攻其内 , 技艺粗劣之医师尤以气势凌人的态度 , 任意选用攻法 , 致使病人旧病未愈 , 新病又起 。
3.岐伯告诉黄帝的治病大法是 , 动作要快 , 观其色脉 , 用的时候不要被病情所困惑 。 简单地说就是关起门来 , 直接问病人的病情 , 然后观察病人的意识神情 , 能知此者得其神 , 不知此者失其神 。 “得神者昌 , 失神者亡” 。 这是唯一的治病大法 。
《素问·移精变气论》分折本章 , 是一篇议论文 。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 , 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 议论文有三要素 , 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 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做 。
古人的写作手法相当独特 , 论点 , 是要强调“临病人 , 观死生 , 决嫌疑之要”:注重望神、问病情、明病因、观色切脉、识标本逆顺、定治则 。 可是偏偏要将这些论点及主题词隐约其中 , 且以倒叙手法来铺叙 。
文章提出了临病人 , 观死生 , 决嫌疑之要是什么?
为什么“病未已 , 新病复起”?
回答了:必须注重望神、问病情、明病因、观色切脉、识标本逆顺、定治则 。
本文标题不是中心议题 , 而是文章中的亮点 , 这种以亮点内容来命题 , 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内经》多采用这种亮点式标题的独特手法) 。 强调临病人 , 观死生 , 决嫌疑、定治则之要 , 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
论据、论证:疾病浅轻 , 不须用药物与经络干预 , 只须心理安慰 , 可任其自愈 。 而真正成了大病的 , 就必须注重发挥望、问闻、切的重要作用 。
《移精变气论》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 , 作者不详 。 本篇首先论述了用转移病人精神、改变脏腑气机紊乱的状态 , 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次讨论了由于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生活环境以及精神活动等方面的不同 , 疾病的情况也随之而异 , 治疗的方法也不断发展;指出了诊察色脉的重要意义 , 所谓“治之要极 , 无失色脉” , 并且强调“得神者昌 , 失神者亡” , 即神的得失是疾病痊愈或死亡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