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关键“心门”差点关严实了,这群心外科医生奋战了一夜抢救

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两房(心房)两厅(心室)结构的住宅 , 瓣膜就是这套房子的房门 , 它确保血液单向流动 , 一旦关闭不全或狭窄、关严实了 , 都会严重影响血液循环危及生命 。
对于七十岁的张阿姨而言 , 她的关键“心门”-主动脉瓣已经严重狭窄到只有毫厘级别的宽度 。 心脏泵往主动脉的血流不足 , 老人被送到医院时已经重度心衰 。 胸口像压着一颗大石头板难以喘息 , 每一次呼吸都必须竭尽全力 。 直到来到广州 ,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连夜接受手术 , 方才摆脱生命危险 。
保守治疗一年
关键的“心门”却越来越窄
【治疗|关键“心门”差点关严实了,这群心外科医生奋战了一夜抢救】张姨的病要由一年前说起 , 反复的气短 , 日益加重的胸口闷痛让她饱受折磨 。 经检查发现主动脉瓣极为严重狭窄 , 已经对心脏血液向全身灌注形成很大障碍 , 医生建议张姨手术治疗 。 由于对手术的畏惧 , 张姨选择药物治疗 , 但是实际上药物对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治疗效果是不理想的 。
经受长期的疾病折磨 , 让她的体重骤降十几斤——体重只剩不足80斤的张姨 , 一周前终于出现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 张姨最终只能乘坐救护车到当地医院治疗 。 当地医生发现 , 仅仅靠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已经无法缓解张姨病情 , 但是由于张姨之前延误治疗 , 如今选择手术的手术风险也非常高 。
在进退两难之际 , 当地医生想到了以前在广州进修学习期间的“师傅” , 于是拨通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晓慎教授的电话寻求帮助 。 详细了解了病情后 , 考虑到患者病情极其危重 , 但目前情况 , 也只有手术才是张姨唯一的机会 , 经过与家属交流后 , 决定将张姨立刻转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 。 于是 , 张姨再次乘坐救护车 , 踏上到广州的寻医之路 。
连夜手术奋战 , 撑开了心门救回生命
当夜23:00 , 经过2小时的路程 , 救护车抵达医院 , 张姨被迅速安排到了重症监护室 。 此时 , 无论多好的药物和设备 ,
都已难于支撑老人的生命 , 她的主动脉瓣进一步恶化:心脏衰竭状态进一步加重 , 血压持续下降 , 同时出现了肺、肾脏等器官的衰竭 。 任由其继续发展 , 张姨必定熬不过当晚 。 要挽救张姨生命 , 就必须与时间赛跑 , 在心脏停跳之前 , 紧急解除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血流不畅 。
治疗|关键“心门”差点关严实了,这群心外科医生奋战了一夜抢救
文章图片

张晓慎团队决定凌晨两点为老人实施紧急手术
张晓慎迅速和团队专家沟通 , 由于来不及做更详尽的检查 , 认真复核了外院检查的可靠性后 , 同家属紧急沟通后随即决定启动急诊手术程序 。 入院不到三个小时 , 凌晨2:00 , 张姨被推进手术室开始手术 。 经一夜奋战后 , 结束手术后的张姨被缓慢推出手术室 。 老人的关键“心门”—主动脉瓣被手术打开 , 血流、雪运逐渐正常 。 长期因供血不足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减也开始慢慢回复 。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 , 张姨终于康复出院 。
延误治疗恐致命!主动脉狭窄应积极治疗
“张姨成功的救治离不开医疗团队的快速响应 , 也离不开家属积极配合和她自己顽强求生欲 。 手术只是成功救治的一部分 , 术后细心专业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 特别团队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及时治疗 , 使患者度过了一个个难关 。 ”
张晓慎表示 ,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个凶险的疾病 , 是一个常见猝死的病因 , 如果患者发现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并且出现胸痛 , 晕厥 , 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 猝死风险会大幅度提高 , 平均寿命3到5年 , 甚至更短 。 目前瓣膜置换还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 , 择期无论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生活质量都是比较理想的 , 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微创的方法实现 。 但是一旦达到要求急诊手术的状态 , 手术成功率就明显降低了 。 因此建议患有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应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