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疫情下的上海医生:做线上义诊、写科普文章,给患者安全感( 二 )


“我的病人都有我的电话”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我从3月下旬开始就住在医院了 , 一直到现在 , 中间回过一两次家拿个东西 。 虽然现在没有门诊了 , 但我每天还是很忙 , 有线上学术会议 , 临床研究的方案讨论 , 还要做线上义诊 , 然后要写书 , 就是“2021年的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述评” , 还有查房 , 我们科室现在有30个住院病人 , 我主要是管特需的病人 。
线上问诊比起门诊的面诊效果会稍微差一点 , 因为毕竟门诊是要给病人做检查的 , 有些检查结果可以马上出来 , 面对面交流会更加仔细一点 。 线上看不到病人 , 也无法给病人体检 , 只能根据病人的介绍去评判病情 。 但是总体来讲 , 现阶段对病人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
这段时间我一个星期要做3、4次的线上义诊 , 一次半天 , 白天没有空就晚上进行 , 反正住在医院里晚上反而有空 , 病人还是很满意的 。 他们封控在家里头 , 什么都不能做 , 疼痛怎么处理、要化疗还是不化疗、什么时候能化疗 , 都是问题 。 特殊时期 , 就医很困难 , 他们很焦急 , 你给他解释和指引一下 , 对病人还是有很多帮助的 。 免费是次要的 , 关键是他们咨询了之后就有了安全感 , 这是最重要的 。 每次义诊 , 我都让助手把这个病人的咨询过程录下来 , 剪辑他的视频内容再发给他 , 没有听清楚他还可以自己回看 。
我的病人都是肿瘤患者 , 如果情况紧急的话 , 我就告诉他附近哪几个医院有急诊、哪几个医院可以化疗 。 现在上海有好几个肿瘤患者互助群 , 里面有患者自己总结的上海市能够化疗的地方 , 地点 , 电话等等 。 我把这些信息跟病人分享 , 还有一些疫情期间的特别注意事项 , 告诉他们不能盲目去医院 , 要先把核酸做好 , 然后主管医生给病人开一个证明 , 证明他现在需要出来做什么治疗或者做什么检查 , 拍好微信发给他 。 因为如果盲目出去 , 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 可能就会找不到开诊的医院和可以接受治疗的地方 。
基本上我的病人都有我的微信 。 我们科室有7、8个主治医师 , 按照我们科室的管理规范 , 每个主治医师都建有自己的微信群 , 每个群少的一两百人 , 多的三四百人 , 这样就把住院病人管理好了 , 病人出院之后普通问题在微信群里就能解决 。 这次疫情期间 , 每个主治医师都主动跟自己的病人联系 , 为病人提供咨询帮助 。 我个人也有自己的微信群 , 现在有近400个病人 , 平时他们跟我的助手联系 , 如果要制定新的治疗策略 , 我的助手会收集整理病人的病情资料供我参考 , 我再跟病人交流 。
我们针对病人的微信群已经建了两三年了 , 病人都有我们医生的电话 。 我经治的病人大多数也都有我的电话号码 。 不过 , 他们都知道我很忙 , 一般情况不会打我的电话的 , 但紧急情况会 , 比如大出血、穿孔等急症他们就会联系我 , 我就告诉他们怎么处理 , 到哪里去、找谁 , 或者帮他们联系专家什么的 。
上海封控这段时间 , 我的老病人还好 , 没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 , 一般的需求都基本满足了 。 我们科超过一半的病人都是外地病人 , 我们会通过微信指导他们在当地继续接受治疗 , 目前影响不大 。 同时这跟我们的科室属性也有关系 , 我们是肿瘤内科 , 不像外科医生必须做手术 , 所以相对来讲 , 影响没有外科大 。 我们的病人大多数就是把静脉化疗的方式临时改为口服 , 这样方便也安全 , 在家里就能进行 。 还有就是指导止痛治疗和一些副作用的简单处理 , 病情不急的可以适当推迟化疗的时间 , 疗效评估这样的过程可以等疫情过去之后再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