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成长经历,都刻在牙齿的“年轮”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返朴(ID:fanpu2019) , 作者:哔普星人 ,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 原文标题:《你心底的伤 , 牙仙子从没有忘》
珐琅 , 经西域而来 , 听起来神秘而又浪漫 , 如“西域”一般神秘 , 像“法郎”一样浪漫 。 当然 , 你也可以称呼它为“搪瓷” , 多了几分务实质朴 , 少了所有浪漫神秘 。
笼统来讲 , 珐琅就是由多种矿物质组成的涂料 , 借能工巧匠之手或专业设备之力密着于器物之上 , 赋予后者或实用或靓丽的特点 。 当它叫搪瓷制品的时候 , 材料工程师会措辞严谨地描述它耐磨、硬度高、耐热、耐腐蚀、绝缘、有光泽……若它以精美珐琅器的面貌示人 , 观者将领略到明清珐琅工艺的辉煌 。
你的成长经历,都刻在牙齿的“年轮”上
文章图片
清乾隆掐丝珐琅凫尊 , 器形仿自青铜凫尊[1]
当你面对博物馆典藏的一众珐琅珍品 , 耳边盘旋着讲解员一丝不苟的解说词 , 除了深感语言之于视觉震撼的无力 , 想必还可以学到几个专业表达——
如果以制作工艺给珐琅器分类 , 有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内填珐琅、画珐琅、口腔珐琅……
听到这里 , 你可能感觉不对:“‘口腔珐琅’是什么工艺?”
在解释这个概念之前 , 有劳阁下把口腔张大 。
你的成长经历,都刻在牙齿的“年轮”上
文章图片
成人全口牙[2]
有图有真相 , 牙口真滴棒!上下两排齐整洁白 , 切牙(incisor)、尖牙(canine)、前磨牙(premolar)、磨牙(molar) , 这是你口中的32颗饮食利器 , 切咬叼嚼全靠它 , 冷热酸碱都不怕 。
需要指出的是 , 这32颗牙里头有20颗经历过乳牙恒牙替换 。 通常来说 , 乳牙会在你三岁前长齐 , 六七岁时开始脱落 。
显然你已经意识到我所谓的口腔珐琅就是这些牙齿 。 但这么表达其实不够严谨 。
你的成长经历,都刻在牙齿的“年轮”上
文章图片
牙齿结构示意图丨图源:kocakayaali
牙齿在口腔内露出的部分叫牙冠 , 其表面是牙釉质 , 号称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如上图所示 , 当我们把牙冠剖开 , 可以看到被牙釉质包裹的牙本质 , 以及藏在牙本质里的牙髓 。 若将牙齿视作珐琅器 , 那么牙釉质就是珐琅 , 牙本质则为胎体 。
实际上 , 牙釉质的诨名就叫珐琅质 。
牙齿上最坚硬的部分
“牙釉质”和“珐琅质”都译自英文单词“enamel” 。 Enamel一词形成于中世纪 , 被当时的西欧人用来指代“涂覆至金属或陶瓷等器具上的玻璃质材料” , 也就是珐琅/搪瓷 。 (你也可以把它当动词用 , 意为“上釉” 。 )Enamel在法语中叫作“émail” 。 进入18世纪后 , 法国人开始用émail称呼“牙齿上最坚硬的部分” , 即牙釉质;“enamel”也就逐渐多了这层含义 。
不过 , 人类认识牙釉质的时间 , 要比给它起名enamel早两个世纪 。
随着文艺复兴在欧洲掀起一轮轮新思潮 ,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领域开始了革命 , 其中也包括牙科学 。
1530年 , 世界上第一本牙科治疗书籍出版 , 其作者是德国牙医阿兹尼·布赫莱因(ArtzneyBuchlein) , 书名为ArtzneyBuchlein:widerallerleikranckeytenundgebrechendertzeen , 译作中文则为《各种牙科问题》[3] 。
你的成长经历,都刻在牙齿的“年轮”上
文章图片
ArtzneyBuchlein:widerallerleikranckeytenundgebrechendertzeen[3]
1563年 , 人称“牙体解剖学之父”的意大利解剖学家巴托罗梅奥·埃乌斯塔基奥(BartolomeoEustachio)在其开宗之作《牙齿小书》(LibellusdeDentibus)[4]中介绍了牙本质和牙釉质 , 并将它们比作“橡果和橡果的壳” 。 《牙齿小书》共有30个章节 , 记录了关于牙齿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发现 , 被认为是第一本详解牙齿解剖结构和功能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