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医圣秘方:降血压、血糖、血脂,还是颈椎的“守护神”,屡用屡效( 二 )



葛根汤是桂枝汤加了麻黄和葛根的 , 对于麻黄的运用 , 综合历代医家对它的认识 , 麻黄可以“去邪热 , 除寒热 , 通腠理 , 通九窍 , 调血脉” , 在全方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 而葛根就更是非同凡响 , 综合历代医家对它的认识 , 葛根可以“主消渴、起阴气、解诸毒、开腠理、止血痢、通小肠、清风寒、净表邪、升阳气、鼓胃气、生津液” , 是一个多面手 。 不难看出 , 以桂枝汤打底 , 再加麻黄与葛根 , 重新组建的葛根汤 , 的确有着不俗的实力 , 而且它在现代临床中 , 的确展示了它的非凡实力 。
对于葛根汤 , 现代药理对它的研究也是一点也没落下 。 药理研究表明 , 葛根汤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扩张脑血管、调节免疫[1
, 抗过敏 , 抗流感病毒 , 解热 , 镇痛 ,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抑制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房水闪光升高[2
等药理作用 , 而且临床用途也极其广泛 , 比如可用于治疗颈椎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1
, 以及感冒 , 肩周炎 , 头痛、肩凝 , 面瘫 , 肥胖 , 乳汁缺乏 , 更年期综合征 , 老年妇女尿失禁 , 春季小儿病毒性肠炎 , 局限性硬皮病 , 荨麻疹[2
等疾病 。
葛根汤在现代临床中的使用频率 , 也是比较高的 , 而且随着对它的深入探索 , 发现它的综合能力是颇为强大的 。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 , 葛根汤可以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 , 急性支气管炎 , 肺炎 , 过敏性鼻炎 , 慢性副鼻窦炎;周围面神经麻痹、各类神经性疼痛、各类病症所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痢疾 , 肠炎、胃肠型感冒;牙痛 , 麦粒肿 , 眼睑脓肿 , 重听 , 口鼻燥热 , 失音;以及面肌痉挛 , 颈椎病 , 颈部扭伤 , 斜颈等疾病[3


另有研究发现 , 葛根汤可用于治疗背部筋膜炎 , 周围性面瘫 , 局限性硬皮病 , 椎动脉型颈椎病 , 高血压危象[4
;以及头项强痛 , 三叉神经痛 , 眨眼症 , 坐骨神经痛 , 闭塞性动脉硬化 , 遗尿 , 产后身痛 , 痤疮 , 颞下颌及关节功能障碍 , 皮痹 , 胃脘痛 , 背痛[5
等多种疾病 。 通过现代临床的不断延伸 , 发现葛根汤的作用远超最初诞生时的几种简单的病症 。 当然 , 我们相信 , 随着现代药理的深入研究和后续广泛的临床实践 , 会发现葛根汤越来越多的妙用 。
自医圣张仲景创立葛根汤之后 , 后世医家也有不少同名方剂 , 比如《千金》《外台》《圣济总录》《圣惠方》《济生方》《医略六书》《普济方》《医学心悟》等中医经典里 , 都各自有葛根汤 , 但目前来说 , 一般提到葛根汤 , 都是指的《伤寒杂病论》里的葛根汤 , 按照原方剂量调整的现代通用剂量为:葛根12克 , 麻黄9克 , 桂枝6克 , 生姜9克 , 炙甘草6克 , 芍药6克 , 大枣12枚 , 水煎服 , 服药后取一个薄毯子或者衣服 , 盖在身上 , 使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
总体来说 , 葛根汤作为医圣张仲景流传的秘方 , 不仅仅对于流感、支气管炎、鼻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 自带主角光环;对于颈椎病、颈部扭伤、斜颈、肩周炎、肩凝症等肩颈疾病 , 也有独到之处 , 也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疾病 , 有着良好作用 。 可以说 , 葛根汤诞生后的千百年来 , 它在临床中的作用一直在不断被超越 , 用之临床 , 只要方药对证 , 必能屡用屡效 。 但依然需要记住的是 , 素有阴虚火旺、上盛下虚的人不宜使用葛根汤 , 另外 , 过敏体质、孕妇以及经期女性以及表证已解、里热炽盛的患者要慎用 , 由于葛根汤有调节三高的作用 , 因此低血压、低血糖患者不宜使用 。